2025.11.13 17:49 臺北時間

台美關稅談判又被獅子大開口 童子賢:期待雙贏,只有台灣能幫忙

mm-logo
財經理財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今日出席公開活動,提及台美關稅談判細節。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今日出席公開活動,提及台美關稅談判細節。
台美關稅談判又遭美國媒體爆料,川普政府要求台灣投資規模將落在3500億至5500億美元之間,13日出席公開活動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被問到此事時透露,他日前有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碰面交流,雖然口風很緊,但從溝通的情況來看,「台美的很多溝通應該是有效的,會有不錯的進展。」口風一轉,他也直言,投資美國除了資金外,至少還要滿足3大條件,否則再多的投資也難以落實。
「美國政府渴望製造業迴流,尤其希望高階晶片製造能在美國落地生根,在世界的貿易夥伴中,只有台灣有能力協助。」13日出席公開活動,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再度被問到,近期台美關稅可能有所定案時,他直言不諱地說。
童子賢強調,這是個「雙贏的機會」,美方可重新導入先進製程,台灣則能保留產業根基,若關稅能降至合理水準,有助台灣電子業在全球競爭優勢。「我相信台灣應該會得到合理的關稅,至少與東北亞的競爭對手(日韓)持平,若能更低的話,就對台灣更具競爭力。」
對於美國媒體傳出要求台灣投資規模將落在3500億至5500億美元之間的說法,童子賢笑說,「川普向來是先熱情協商、最後冷靜收尾。一開始美方開出的數字往往喊得高,最終能否兌現仍待觀察。」他透露,「我最近與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碰面交流,雖然口風很緊,但相信台灣在過去幾個月的談判應有不錯的進展。」
至於對美投資金額,童子賢也分析,目前先進製程晶圓廠,一座廠就需要200到250億美元。以台積電在台投資為例,從5奈米、3奈米到正在籌備的2奈米、甚至未來的1.4奈米廠,加總至少要蓋10座廠,整體金額不會少於2000億美元。
但他也點出,半導體業成功關鍵,並非只靠資金。「至少需要三個條件,包括密集資金、人力資源,以及完整的產業鏈。美國過去15至20年因高階服務業興盛,較少的年輕人投入技術與工藝領域,因此即便投入2000億,甚至4000億美元,也未必能找到足夠的年輕技術人員」。
此外,半導體產業鏈極為龐大,台灣花了二、三十年才建立完整供應網,美國若要複製這樣的生態系統,恐需長時間培養。「美方若要實現晶圓廠投資承諾,仍需一步一腳印培育本地人才與供應商,否則再大的投資金額都難以落實。」他說。
更新時間|2025.11.13 17:4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活動期間,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活動期間,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