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監製易智言建議下,曹仕翰與共同成長的拍攝團隊,跳脫預算限制、發揮創意以簡馭繁,運用長鏡頭凝視時光流轉。該片除入圍西班牙聖賽巴斯提安影展新導演競賽單元,也入圍今年金馬獎最佳導演、美術設計與造型設計3項獎。
《南方時光》以曹仕翰自身成長經驗為根底,劇本在2019年動筆。「我生命中轉變最大、記憶最深刻的時候,是1996年。那一年我國三,台灣舉行第一次總統直選,又發生台海危機,父親事業也受影響,身邊還有人決定移民、討論起會不會打仗。」台灣的變動與少年的茫然形成對照,兩者都一方面期待擁有自主權,一方面又對未來感到不安,使曹仕翰想用男孩的角度說1996年的故事。
由於曹仕翰是在高雄長大,對高雄相當熟悉,加上前兩部曾入圍克萊蒙費宏短片影展國際競賽的《春之夢》《貓與蒼蠅》均在高雄取景,因此希望自己的第一部電影《南方時光》也在高雄拍攝。
北藝大電影研究所導演組畢業的曹仕翰,曾跨組旁聽導演易智言的編劇課,又在易智言的公司工作將近3年。曹仕翰形容,「易導是老師,又像心靈上的朋友」,編寫《南方時光》劇本時也多次和易智言討論,並邀他擔任監製。易智言會提醒曹仕翰抓住劇本節奏、主題及結構,還提出「靈魂拷問」的問題,逼他重新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