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

資料顯示狀態

  • 一次無限滾動應顯示 12
  • 目前取得的資料共 13
  • 目前顯示的資料共 12
  • 取得的資料足以顯示,不需要發request
  • 最終應顯示 12
--

發request狀態

  • 目前已發request 1
  • 最終應發request 1
--

loading狀態

  • 正在發request中:
  • 仍有資料未被取得,開啟無限滾動功能
減肥免哭餓!醫師午餐天天吃披薩竟反瘦10公斤 推敲「一蔬果」發威
時事
減肥免哭餓!醫師午餐天天吃披薩竟反瘦10公斤 推敲「一蔬果」發威
2025.05.10 05:29
許多人為了減重而苦惱不已,沒想到有人每天吃披薩卻輕鬆甩肉10公斤。基因醫師張家銘透露在美國進修期間,午餐習慣吃番茄搭配披薩,返台後竟意外瘦了10公斤。他推測應該是因為常吃番茄的關係,番茄中豐富的茄紅素可以幫助脂肪細胞代謝變正常,降低內臟發炎和脂肪堆積的可能性。
冷凍飯不再乾巴巴 日本專家授微波時「加一物」恢復新鮮Q彈
時事
冷凍飯不再乾巴巴 日本專家授微波時「加一物」恢復新鮮Q彈
2025.04.27 05:29
隔夜飯或冷凍飯加熱後容易乾硬?日本家事網站《grape》分享IG網友(bom_kosodate_lifehack)傳授的妙招,只需在復熱時加入一顆冰塊,就能讓米飯恢復如新鮮烹煮般的濕潤鬆軟,輕鬆解決剩飯口感不佳的問題。
康乃爾大學研究證實 用餐「一小改變」讓她免挨餓半年享瘦24公斤
時事
康乃爾大學研究證實 用餐「一小改變」讓她免挨餓半年享瘦24公斤
2025.03.13 05:29
減重一定要餓肚子嗎?減重醫師蕭捷健分享,一位長期受體重和血糖困擾的女性,透過簡單的飲食調整,半年內成功從86公斤減至62公斤,血糖也變得穩定。蕭醫師建議,在每餐前先攝取適量蛋白質,這個小小的改變,不僅讓這位女性的體重和血糖得到顯著改善,也讓她更有活力。
患者「1蔬菜芽苗」連吃4週 肝指數、膽固醇、三酸甘油脂全下降
時事
患者「1蔬菜芽苗」連吃4週 肝指數、膽固醇、三酸甘油脂全下降
2025.02.03 11:26
俗話說「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家醫科醫師李思賢日前在臉書分享案例,一名患者連續吃了4週花椰菜芽苗後回診追蹤肝功能,發現不僅肝指數明顯下降,其膽固醇、三酸甘油脂、血糖、空腹胰島素和尿酸皆有所改善,讓他十分意外。
免費健檢年齡下修至30歲 衛福部:預計320萬人受惠
時事
免費健檢年齡下修至30歲 衛福部:預計320萬人受惠
2025.01.14 14:21
為強化慢性疾病早期發現早期介入,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自2025年起再升級,將年齡下調至30歲,調整健康服務內容及醫療院所給付標準,期透過及早發現「三高」風險並提供健康生活衛教,以降低慢性疾病的發生。
9月還在賣辛奇!韓資深女星金守美爆血糖昏迷送醫不治 享壽75歲
娛樂
9月還在賣辛奇!韓資深女星金守美爆血糖昏迷送醫不治 享壽75歲
2024.10.25 12:30
韓國資深演員金守美於今(25日)傳出驟逝,享壽75歲,因高血糖引發的休克導致病逝。當時她的血糖值超過500,是極為危險的高數值。被發現後,金守美已陷入昏迷,雖然隨即被送往醫院搶救,但仍不治身亡。她的兒子證實了這一消息。
砂石車變向輾死小黑狗 肇事駕駛到案稱:肚子餓彎腰拿早餐不慎闖禍
時事
砂石車變向輾死小黑狗 肇事駕駛到案稱:肚子餓彎腰拿早餐不慎闖禍
2024.10.24 11:48
嘉義縣一輛砂石車13日清晨行經永欽二號橋旁防汛道路時,突然偏移車道輾死路邊流浪狗,監視器畫面曝光後引來撻伐。今(24日)肇事駕駛終於到案說明,稱當時因為肚子餓、血糖低,彎腰拿早餐未注意方向偏移,不慎撞死小黑狗,經同事告知才知道自己闖禍,對於這起意外深表遺憾。
國衛院發現腸病毒71型重症與高血糖有關 籲家長留意感染幼童血糖值
時事
國衛院發現腸病毒71型重症與高血糖有關 籲家長留意感染幼童血糖值
2024.06.14 15:15
衛福部表示,台灣近20年來常發生腸病毒流行,這也是家中有幼童家長所關注的議題。台灣於1998年首度爆發腸病毒71型疫情,據衛生福利部當年度統計有405例疑似感染腸病毒後併發重症的個案,並導致其中78例幼童死亡。根據監測數據顯示,此後每3-5年會便出現一次全國性的腸病毒71型大流行。
早餐店熱銷品幾乎全上榜 國人早餐搭配排行出爐「全吃錯」
時事
早餐店熱銷品幾乎全上榜 國人早餐搭配排行出爐「全吃錯」
2024.05.10 05:59
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但卻有超過半數的國人沒有每天吃早餐的習慣。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的調查,這可能導致精神不濟。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徐桂婷指出,研究顯示起床後2小時內進食早餐有助於增強新陳代謝,因此養成良好的早餐習慣非常重要。
醫曝外食地雷 「一碗下肚」血糖飆174:嚇到了
時事
醫曝外食地雷 「一碗下肚」血糖飆174:嚇到了
2024.04.29 17:35
現代人生活忙碌,「外食」成為許多人的每餐選擇,尤其近年外送平台興起,外食取得更加便利。但非自家烹飪的外食,儘管可能看似健康,實際上卻潛藏危害健康的「血糖危機」,嚴重恐引發糖尿病;家醫科醫師李思賢昨(28日)在臉書指出幾種「外食容易踩到的地雷」。
糖尿病患者進看守所2天身亡 母控「所方拒收藥物」討720萬國賠結果出爐
時事
糖尿病患者進看守所2天身亡 母控「所方拒收藥物」討720萬國賠結果出爐
2024.02.22 12:29
一名罹患糖尿病的李姓男子因竊盜罪遭通緝,被押入基隆看守所收容,但所方未依規定照護,還拒收李母送去的藥物,導致李男因血糖失控,入所2天就身亡,事後李母提起國家賠償。基隆地院審結,認定所方確實有疏失,判須賠償李母近270萬元。可上訴。
【血糖監測新武器1】連續性血糖儀成監測明星  亞培、德康大打價格戰加速普及
財經理財
【血糖監測新武器1】連續性血糖儀成監測明星 亞培、德康大打價格戰加速普及
2024.01.11 11:08
糖尿病已成全球健康議題,在科技助攻下,測血糖方法也有新變革。本刊調查,除了指尖扎針(BGM),連續性監測儀(CGM)只需在手臂配戴如50圓大小的傳感器,透過手機APP取得一定期間的數據,提供更好的個人血糖管理,陸續吸引國際大廠透過專利卡位,業界更透露,為爭搶市占,美商德康(Dexcom)與亞培(Abbott)價格戰熱,促使CGM費用從最早一個月台幣3至4萬降至目前最低約4千元,逐漸靠攏一型糖尿病患的傳統監測成本,在越來越親民下,CGM成為主流指日可待。
loading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