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2 11:45 臺北時間

【2Plus十週年】「大富翁」世家第三代 原本只想走自己的路

mm-logo
娛樂
雖然出生於遊戲世家,但王亞灣坦承一開始並不想進入家族企業工作,而是想投身學術領域,或是當一名記者。
雖然出生於遊戲世家,但王亞灣坦承一開始並不想進入家族企業工作,而是想投身學術領域,或是當一名記者。
「我覺得我是一個很務實的人,」採訪王亞灣的過程中,她不斷強調「務實」這兩個字。
家族三代從商,她從小耳濡目染,「我想我學到的是做生意的概念」。對於2Plus的經營,她也是用「務實」的態度面對;「我們不是先設定目標再往前走,而是我們在走的路上,評估現在的能力跟可能的範圍內,我們能做到什麼。」
在2Plus奮鬥10年,王亞灣率領團隊在台灣桌遊市場打下了一片江山;但回憶當初,她其實並沒有要繼承家業的意思。
1987年,以生產《大富翁》聞名的黎光行,交到第二代王仁盟手中,一波股權結構調整後,王仁盟決定用五歲女兒的名字替公司更名為「亞灣文具」。這是父親對女兒的愛,但王亞灣也承認有點壓力。
「公司名字跟我的名字混在一起,剛開始的時候其實不是很適應。」
她分享一個兒時的故事。當有客戶撥電話到公司時,員工通常都會以「喂,亞灣您好」做為招呼詞;然而有一次,妹妹王怡文接到電話,並沒有先說「亞灣您好」,因此電話那頭的客戶先主動開口:「你們是亞灣嗎?」
妹妹回應:「不是,我是怡文。」
講起這段故事,王亞灣還是忍俊不住;但也顯示與公司同名,對她的生活多少有一些困擾。她笑著說,甚至還想過改名的手段,「我改名比公司改名容易。」
不過,她不但沒改名,當公司遭遇營運困境時,她還選擇扛起責任,回來幫助父親。

轉念扛下重擔 用務實態度幫老字號轉型

2008年,那時王亞灣25歲;還在台大歷史所攻讀碩士的她,原本計畫出國念博士,在研究領域深耕。就算不走學術這條路,她也不打算從商;她想成為記者,做一個用筆紀錄當下的人。
「我從小到大在這個環境當中,我知道從商有很多辛苦的地方;我覺得我去念歷史,有一點在逃(接班)這件事情。」
但當時《大富翁》問世已經超過45年,銷售狀況受到少子化及線上遊戲衝擊,亞灣文具一直都有轉型的壓力;好不容易啟動新計畫、成立2Plus遊戲設計工作室,要開發新桌遊,下半年卻又遇上金融海嘯,2Plus的主管也因故離職。
噩耗接踵而至,看到父親的憂心,王亞灣希望能替他分憂;尤其是2Plus才剛起步,管理上就出現空窗。她知道這次轉型計畫的重要,所以決定跳出來承擔,「我都沒有跟父親講,就自己跑到2Plus來上班。」
當時王仁盟大部分時間都待在中國大陸管理事業,王亞灣先到2Plus見習了數日後,才跟父親講她已經在工作室幫忙。只是當時她的想法還是短期支援,「如果可以找到更好的人,或是有其他人會進來的時候,我階段性的任務就結束了。」
不過這一待,就待了十年。
在2Plus磨練十年,王亞灣對桌遊產業有獨到見解,她笑稱設計師都比較有理想,但她會用比較務實的態度來看待公司經營。左為2Plus主編龔義詔。
現在的2Plus,已度過危機、步上軌道。雖然階段性任務結束,但王亞灣決定繼續打拚,對於經營家族事業,也不再排斥;因為有一個團隊在支持她,她的父親、家人也在支持她。
在這十年裡,她覺得是一個重新學習跟挑戰的過程,雖然出身 《大富翁》世家,但對於認識市場,以及「桌遊」這件事,都是從頭開始。印刷知識不足,她直接上機去請教印刷廠師傅;對市場不瞭解,她到第一線蹲點,在店內觀察消費者,「看他們拿了哪些產品?產品資訊又看了多久?」
就算曾做出失敗的產品,一堆庫存賣不出去,她也毫不氣餒;她一直記得父親講過的一段話:「做出的東西滯銷了,怎麼辦呢?眼睛閉著,眼淚擦一擦,忘掉再往前走,下一款再賺回來。」
《大富翁》今年已經55歲了,將近一甲子歲月,這款遊戲讓這個世代的人,度過無數相聚的歡樂時光。現在,十歲的2Plus會延續這個任務,王亞灣將用她一貫的務實態度帶領團隊,把遊戲的樂趣,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按讚加入《鏡漫遊》臉書粉絲專頁,關注最新ACG動態!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5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