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相關言論,養雞 20多年的江振德顯得無奈又憤慨,「說這些話的人養過雞嗎?真的了解飼養過程嗎?為什麼這麼武斷?」
他也指出,過去一批雞出欄可能要養120天左右,但現在肉雞只要養35至40天,就可以出欄。「所以大家都罵,現在雞農真是不良,為了更快賺錢,都幫雞打生長激素。」他指出,現代雞隻之所以可以快速出欄,主要是因為長久的育種選拔,加上現代營養更好,所以不用像過去養那麼久。
「我在業界這麼多年,沒聽說過同業使用生長激素,因為藥劑成本太高,施打人事成本也高,雞農犯不著花那麼多錢去幫雞打成長激素。」江振德說:「如果施打生長激素的成本都高貴養雞本身,根本划不來,雞農會要嗎?」
他提醒,相較於對生長激素的憂慮,消費者反而更應擔心的是其他抗生素等藥物殘留。「台灣多數雞農都採預防性投藥,飼料中確實會添加抗生素,正常來說,雞農至少應該在上市前一週停藥,但少數狀況下,可能會有殘留,對消費者來說,選買沒有藥殘的雞肉,比憂慮生長激素來得要緊。」
也因此,江振德在2年前開始嘗試全程不用藥,並以非基改黃豆和日月潭有機紅茶飼養雞隻,「過去每月飼料費約為3、40萬元,現在卻高達7、80萬,但讓雞吃人也可以吃的食物,牠們的抵抗力提升了,自然不用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