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銘宗做過金管會主委,如果今天他還在官位上,肯定不會用「下市」來恐嚇大家,因為實務上,上市公司要下市得經過重重法律程序,台灣股市要搞到「下市潮」,機率微乎其微。曾銘宗做了立委,換位子就換嘴巴,用誇大刺激的手法來質詢,是有點搏版面、搶收視率的嫌疑。
曾銘宗質詢問題的真相,其實是以鴻海為代表的「子孫公司分拆上市」,把大陸子公司送上A股上市,逐漸掏空台灣母公司。大陸的動作很大,讓這個危機聽起來恐怖,實際上,真的能夠A股上市、而且賺到所謂「本益比套利」的台灣上市公司,屈指可數。
原因很多,其中有台企大陸子公司「兩頭在外」的本質,大陸事業獲利有限、也有多年積累的股權結構、大量關係人交易、甚至官員貪腐分贓的問題,公司要弄漂亮、搞乾淨、斷把柄、完成上市程序,確保沒有後遺症,真沒那麼容易;另外,大陸股市背負政治任務,今天跟你開綠色通道,過幾天可能紅色警戒,大陸近日有一則熱門的玩笑,A股IPO上市現在不是「審查制」、也不是「報備制」,而是全世界獨有的「邀請制」,如果你不是鴻海、阿里巴巴這種具有政治戰略高度的超級企業,A股上市的機會與風險,台企老闆們可是了然於心的。
不過話說回來,大陸國台辦突破重重困難,爭取鴻海等龍頭台商A股上市,是做他們自己該做的工作,從兩岸競爭來看,真的應該給予熱烈的掌聲。相對的,我們政府卻是「狀況外」,金管會主委顧立雄面對質詢時說:「沒接獲到此訊息,會請證交所和櫃買中心向券商作了解。」過了幾天證交所及櫃買中心回報說:「券商都回覆尚無客戶詢問下市櫃相關事宜。」
大陸對台企A股上市開綠色通道,已經籌劃了2年,是圈內人人皆知的陽謀,但是我們政府從國安會、金管會到交易所,從未仔細研擬防範對策,遇到對岸正面挑戰,立即擺出「不知道、不面對、不是我的責任」這種「三不官話」,我們金融體系充滿這種三不官員,兩岸金融戰爭萬一開打,台灣恐怕潰不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