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債務不斷膨脹的理由很簡單,就是不停發行國債,以債養債。儘管2018年度日本稅收達60兆日圓創歷來新高,中央卻持續編列規模100兆日圓的年度預算, 錢當然永遠不夠還。尤其,日本買國債的不是個人,都是金融機構和保險公司用民眾存在銀行裡的錢購買,只要哪天這些投資家不買了,日本國債就可能一夕崩盤。
另一方面,日本卻擁有世界排名第二的外匯存底,截至2018年8月達1兆2593億美元,所以有些樂觀的經濟專家認為,如果真的發生投資家拋售日本國債的狀況,美元價值也會同步衝高,屆時,日本只要高價賣掉持有的美元,以低價買回暴跌的日本國債,就能阻止國家破產危機。
但事情恐怕沒那麼簡單,否則日本政府就不用在今年10月執行,消費稅上調至10%的政策,來充實入不敷出的國庫了。尤其,今年6月,日本金融廳發表一份報告,試算日本人退休後,若活到95歲,每對夫婦至少需要2,000萬日圓的存款,以填補年金缺口,這才讓多數日本人驚覺事情的嚴重性,新聞炒翻天。
吉姆羅傑斯:「想靠存在日本銀行的錢跟政府發的年金來養老的人實在太天真,只要日本政府未來繼續印鈔票,日圓的價值就會繼續下跌。如果有在日本置產的人,我建議最好把房子賣掉,或至少把手頭資金轉到海外。這對於堅守傳統想法的日本人來說可能很困難,要一般大眾產生危機感可能還要一段時間,甚至有些日本人可能會覺得我的意見太過偏激。」
採訪羅傑斯的花輪陽子,分享她在新加坡的觀察,她指出許多住在新加坡的歐美人士和華人,會把資產分散成多種貨幣,同時擁有多個國家的銀行帳戶,甚至是加入多個國家的社會保險。A國工作、B國受教育、C國養老,人生不同階段規劃在不同國家度過的人不在少數。
殘酷的現實是,有辦法跟這些投資專家一樣奔逃海外的人畢竟是極少數,有能力送子女上國際學校的也是小圈圈的菁英。只能慶幸我們的母語是中文,在把英文納入小學必修課程的同時,也是時候好好加強國學程度了,因為難保未來用中文跟我們搶飯碗的,不會是個老外。
資料來源:東洋經濟、PRESIDENT online、日本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