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華映董事會決議聲請破產,大量解雇1,900名員工,最後統計發現,共有1,842名員工遭到積欠薪資、資遣費和退休金,總積欠金額達12億元,創下歷史新高紀錄,所幸勞動部先由墊償基金給付8億元,才解決了部分問題。
成立於1971年的華映,早期是研發製造映像管電視關鍵零組件-映像管的重要廠商,市場占有率甚至還擁有全球前三大的領導地位。但映像管電視後來逐漸被LCD顯示器取代,華映不論是技術還是擴充產能的速度都無法跟上競爭對手,也無法找到利基點,營運狀況越來越不理想。
令人訝異的是,華映未能把握面板廠整併(如群創併奇美電)或瘦身的機會(彩晶曾賣掉三代廠,減輕不少財務壓力,並聚焦中小尺寸面板),在2007年竟然還想藉由入主中國廈華電子的方式進入對岸,想藉此打開中國市場,導致華映的營運更加複雜,2018年時,華映科技竟還回頭向華映追討欠款,甚至進一步引爆華映財務危機。
去年5月,華映虧到淨值轉為負數被迫下市,9月份正式聲請破產,擁有48年歷史的華映走入歷史,雪上加霜的是,立委還爆出華映拿台灣投資人的錢,補貼中國企業,並獲金管會等主管機關同意追查。
實際上,在林鎮源擔任董事長時期,華映曾有短暫時間轉虧為盈,每股盈餘一度還高達7元,也對母公司大同獲利曾經有很大貢獻,但大房二房不合的問題,導致董事長從林鎮源、林鎮弘換到林蔚山,華映的營運狀況越來越不理想,局面也越來越難收拾。
今年初,面板價格出現反彈的跡象,讓友達和群創的壓力減輕不小,但這個利多消息已經完全沒辦法幫到華映。因為,輝煌時期曾經擁有千億元營收、年獲利超過百億元的華映,甚至一度衝到全世界最大顯示器廠的規模,在去年就因為繳不出電費熄燈,實在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