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7 06:30 臺北時間

他得奧斯卡後公司破產 今年再以《1917》奪小金人

mm-logo
娛樂
電影《1917》有許多場戲看起來像一鏡到底,讓觀眾的心也隨角色遭遇揪結其中。(翻攝自motionpictures.org)
電影《1917》有許多場戲看起來像一鏡到底,讓觀眾的心也隨角色遭遇揪結其中。(翻攝自motionpictures.org)
「我確信只要人才夠多,現今幾乎沒有什麼是視覺效果做不到的。」本屆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得主紀雍侯舍宏(Guillaume Rocheron),為視效的發展做了最好的註解。他在得獎作品《1917》中以視效巧妙縫合,讓部分電影畫面看起來像一鏡到底,騙過觀眾的眼睛。
侯舍宏生涯兩次入圍奧斯卡、兩次獲獎,命中率百分百。他第一次得獎作品是《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那年上台領獎者共四個人,由去年來台的比爾威斯坦霍佛(Bill Westenhofer)代表發言。當時他們都是視效公司Rhythm & Hues Studios的員工,雖然《少年Pi》得獎,但同年該公司就宣布破產,最後被印度特效公司普拉娜(Prana Studios)收購。
《1917》描述兩名年輕士兵在戰火中穿越槍林彈雨、傳達重要訊息的過程。上映至今最大的話題之一,便是許多場戲看起來像一鏡到底,讓觀眾一路屏息,隨角色遭遇揪結其中。
紀雍侯舍宏(中)因《1917》奪得生涯第二座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翻攝自hollywoodreporter.com)
侯舍宏表示,視覺效果總是令人想到「創新、用新的方法說故事」,現今許多電影都仰賴視效,去創造出不存在這世界的事物或事件。然而,與傳統視效電影不同,《1917》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背景,但視覺效果在這部片要發揮的功能並非打造華麗場景,也毋須出現大量爆炸或動作場面,因為這不是故事的重點。
使用一鏡到底,可以避免觀眾因轉場而分心,如何讓觀眾察覺不出來,對侯舍宏和團隊是一大挑戰。侯舍宏表示,有些鏡頭他們會利用樹或其他遮蔽物來轉場,同時讓觀眾仍會看到演員的臉或腳,盡可能讓演員保持在電影畫面上,好讓觀眾的眼光一直跟著他們,創造出一鏡到底的假象。

比爾威斯坦霍佛小檔案

  • 1968年生於美國康乃狄克州
  • 視覺效果指導
  • 代表作:
  • 2019年 《雙子殺手》
  • 2017年 《神力女超人》
  • 2012年 《少年Pi的奇幻漂流》獲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
  • 2007年 《黃金羅盤》獲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
  • 2005年 《納尼亞傳奇:獅子·女巫·魔衣櫥》入圍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
  • 1999年 《我很乖因為我要出國》入圍英國影藝學院電影獎最佳視覺效果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3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若您瀏覽此網站,即代表您同意我們使用第三方 Cookie。若欲了解更多相關資訊,點這裡瞭解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