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7 05:55 臺北時間

打造「會說話的牆壁」 老師傅放下身段變小學徒

mm-logo
娛樂
電影《返校》裡的毀棄教室牆面,透過美術設計與質感層層加工,有如藝術品。                         (陳新發提供)
電影《返校》裡的毀棄教室牆面,透過美術設計與質感層層加工,有如藝術品。 (陳新發提供)
台灣影視圈內人稱「發哥」的陳新發,擁有豐富的質感製作經驗,代表作包括有《賽德克·巴萊》《少年PI的奇幻漂流》《沈默》,還有近年的《紅衣小女孩》三部曲、《返校》等。入行約30年的他,經歷台灣影視產業的興衰起落,也不斷追求質感工作技術與品質的提升。
高中美術班畢業的陳新發,從事影視工作,原是為養家餬口,從片廠油漆班工人成為油漆組長後,頻頻和美術指導接觸,「油漆班的工作,是劇組要什麼顏色的油漆,我們就給什麼顏色,直到有一天發現它枯燥乏味,反而美術組有無限想像,能製造出一面『會說話的牆壁』。」
陳新發口中「會說話的牆壁」,是影像加入故事的成果,也是質感師的學問。「質感師做舊,一個磚塊,1年、10年或50年,看起來一定不一樣,中間的變化可以讓你玩味,像在欣賞骨董、畫作。」
1990年代的陳新發在利達片廠,多半做廣告、MV的質感,主題不是商品、就是歌手,相較之下,電影著重人物、動作、情節,以質感師的角度看,敘事時間軸一拉長,工作更有創意。
陳新發表示,「做廣告、MV的質感,通常會有個很短的故事告訴觀眾。譬如產品是清潔液,即使做個廁所、廚房,重點是產品;如果MV安排歌手在廢墟唱歌,重點也是歌手,跟電影不太一樣。」反觀電影,「電影有劇本,編劇從角色發想一連串故事,然後美術指導會根據這些,把故事時間軸交給質感團隊,我們再去呈現他想表現的東西。」
《賽德克·巴萊》是陳新發質感師事業的第一個代表作。(翻攝自《賽德克巴萊 Seediq Bale》官方臉書)
陳新發的工作生涯,在年過40後,接連因《賽德克·巴萊》《少年PI的奇幻漂流》產生質變。「當你年齡增長,發現一些老師傅就這麼一招功夫,年輕時很受歡迎,但老了就被淘汰。不是很可悲嗎?你要轉化,可是轉化需要勇氣。重新歸零時,其實你是從老師傅變成小學徒,這是一段辛苦的過程。」
拍攝《賽德克·巴萊》時,因進度延宕,藝術總監種田陽平的日本團隊另有片約不得不離開,霧社街、公學校等未完工部分,在導演魏德聖公司財務拮据下,陳新發因欣賞魏德聖的理想與衝勁,秉著一股熱忱適時將場景漂亮收尾。《賽德克·巴萊》成為他質感師事業第一個代表作,但他坦言,日本團隊對質感的講究促使他必須進步。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4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