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1 13:36 臺北時間

求愛不成還失業 前衛作家窮困潦倒死因成謎

mm-logo
娛樂
日治時期台灣作家翁鬧的作品前衛,吸引導演林君昵和黃邦銓赴日拍攝紀錄短片,追尋他留日的生活足跡。(林君昵提供)
日治時期台灣作家翁鬧的作品前衛,吸引導演林君昵和黃邦銓赴日拍攝紀錄短片,追尋他留日的生活足跡。(林君昵提供)
1923年,日本發生關東大地震,導致不少地鐵和交通路線受阻,許多人移居到東京中央線等還能正常運作的車站附近,例如高圓寺和附近的幾個站遂慢慢聚集了學生、醫生和藝術家等。日治時期台灣作家翁鬧也曾寫下散文「東京郊外浪人街—高圓寺界隈」,描述他在當地所見所聞。
翁鬧於1934年赴日本留學,作品涵括詩、隨筆和小說,刊登於《台灣文藝》《台灣新文學》《台灣新民報》等。根據他的友人憶述,翁鬧留日期間,原本覓得待遇不錯的工作,卻因感情糾紛而被撤職。
主要是他寫情書追求一名日本女子,女方自第二封信就退還給他,但翁鬧仍持續寫信給對方。後來女方父親一氣之下、告到翁鬧工作的印刷局局長,因此丟了工作。6年後翁鬧飢寒交迫而死,得年30歲。死因紛云,一說他所有物品都拿去典當,最後凍死在報紙堆中,也有人說他病逝於精神病院。
基於對翁鬧的好奇,台灣新銳導演林君昵和黃邦銓赴日拍攝紀錄短片,並以翁鬧同名小說《天亮前的戀愛故事》命名,追尋他在日本的生活足跡。林君昵表示,翁鬧在長達6、7頁篇幅的文章,鮮明描述他的日常生活,包括和什麼樣的人見面、在哪裡吃飯等,讓她起心動念,拍一部以翁鬧為主題的影片。
林君昵畢業於成大建築系,就學期間開始對電影感興趣,便從場記做起,累積實務經驗。
林君昵說:「我認為他寫的東西很真誠,雖然他是存在於80年前的人,但我覺得跟他的距離很近,受他情感的影響很深,或許亦受到我小時候在日本成長記憶的影響。總之我很憧憬翁鬧那個年代的留學生生活,也想知道他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或者他在那邊過著什麼樣的日子。」
黃邦銓也表示,他在閱讀翁鬧作品的過程常思考:「他在那個年代可以寫這麼奇怪的東西,我們非常佩服。因為從現代人的眼光來看,他的作品很前衛。可是當時他可能完全不被了解、甚至可能被視為不入流。」
林君昵因喜歡建築而考上成大建築系,沒想到就學期間跟一群朋友拍影片、拍出了興趣。剛好蔡明亮電影工作室在徵人,她便去應徵實習或工讀,並擔任李康生執導《幫幫我愛神》的場記。由於很喜歡電影,大學畢業後她就開始參與拍攝工作,藉由實務經驗慢慢累積相關知識,並執導了《淹煙》《移忘》等短片。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5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