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非蘇格蘭獨有
由於蘇格蘭把「風土」特色的代表泥煤,以及威士忌的「特有風味」結合得太完美了,有時幾乎讓人有「泥煤是蘇格蘭獨有」的錯覺,這種風土搭配風格的表現手法,的確是酒品呈現的最高極致,讓消費者愛不釋手,也難怪蘇格蘭威士忌能名震天下。
不過,自從在蘇格蘭艾倫島上的Lagg酒廠看到世界泥煤分布圖,之後又讀到雅柏酒廠提供的資料,我這才發現泥煤世界其實很大。在世界地圖上,泥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除了大不列顛島外,其他比較大面積的泥煤在加拿大與俄羅斯高緯度的沼澤區,北歐的泥煤比起其他國家也相對較多;南半球則只有智利,靠近百內國家公園、南極圈附近有泥煤;而台灣、中國、印度等地,泥煤田則是一畝難求。
在泥煤同樣遍地的愛爾蘭,威士忌強調的是三次蒸餾的清爽,而非煙霧瀰漫的泥煤。這個威士忌的起始地,市況最低迷時只剩四家威士忌酒廠在運作(一家北愛、三家愛爾蘭),跟榮景時的三百多家威士忌可說是天壤之別。如果想體驗愛爾蘭泥煤威士忌,康尼馬拉無疑是其中代表。
沒風土也要泥煤味
北歐泥煤田多,冰島卻突發奇想,放著泥煤不烘麥,改用遍地的乾燥羊屎當燃料,呈現另一種煙燻味。有人放著泥煤不用,但也有人沒泥煤硬要生產泥煤威士忌。
比利時貓頭鷹威士忌就是一個例子,處處效法蘇格蘭的日本也是。竹鶴政孝身為日本前往蘇格蘭取經的第一人,一直想製造充滿泥煤的威士忌,這樣的願望也影響他日後與三得利創辦人鳥井信治郎衝突的思維。鳥井認為應該製造無泥煤、符合日本人清淡口味的威士忌,竹鶴只好遠走北海道建立余市蒸餾所生產泥煤威士忌,甚至使用了北海道的泥煤;三得利多年後才以白州展現淡雅泥煤風。
即使沒有泥煤風土,也想做出泥煤口味的變化。例如印度的雅沐特向英國買泥煤大麥,泥煤味兒一支比一支重。台灣的威士忌雙雄也沒缺席,Kavalan奪下島內第一款自產的泥煤風味威士忌,不過是採用過泥煤桶手法;TTL南投酒廠Omar則推出第一款泥煤麥芽威士忌。雙方各自搶下了台灣威士忌「泥煤」風味的第一。
在百花齊鳴的精釀威士忌廠浪潮中,泥煤是否仍能備受青睞呢?就讓我們屏息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