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下旬,在連日陰雨後迎來的大好晴天,雲林北港鎮民歡欣慶賀今年的豐收,除了定期的稻作,在地農民更是展現種植大豆的堅強實力,相較一般進口大豆,容易因為產地災害及保存問題,在發芽時出現腐爛情況,國產大豆在新鮮度就有絕對優勢種出最健康的豆芽菜,再加上產銷履歷在用藥安全性的把關,更讓國人有信心選用國產履歷大豆。
響應政府「大糧倉」 非基改優勢切入
推動國產雜糧漸次取代較多農民種植的稻作,一直是政府持續進行的大糧倉計畫主要目標,2021年開始,更要先行試辦兩年4期稻作「4選3」,也就是只種3期水稻,另一期種旱作或雜糧等其他作物,同場參與感恩豐收會的農糧署副署長姚志旺就表示,糧食要能地產地銷,在地的「尚青尚好」,尤其國產大豆都是非基因改造,更具有競爭力,因此政府也致力於輔導產銷履歷認證,將所有施肥用藥都控管在安全範圍內,引導農民能有更便捷的管道,轉型投入雜糧種植。
台灣雜糧過去多依賴進口,以市售雜糧來說,百分之94都是自國外引進,其中9成以上更是基因改造產品,2015年創辦的中都農業生產合作社,就是以食用安全為切入市場,強調非基改及新鮮優勢,以群眾式生產(Production by mass)為核心價值,並以現代化農業科技與管理為工具,集合超過300位小農(平均年齡67歲,契作面積超過150公頃)的農業生產團體,也是作為其與國內外消費市場、政府及相關圑體之介面、溝通管道。
堆疊在地信任感 建立全台第一
目前中都農合的豆子年產量約500公噸,和進口量比起來很少,還有極大進步空間,但相較過去國產黃豆出產量,已經是最高點,能有這番成績,並非一蹴可幾,創辦人馬聿安回憶這工作一路走來,就像拼積木一般。
從教農民如何種出優質產銷履歷作物,到拓展參與契作地區,每一項工作都是挑戰,得用農民阿伯聽得懂的語彙,有興趣參與的教學模式,吸引他們加入行列,等到種出好成績,有實質獲利,才能取得彼此信任感。再之後,穩定的生產表現更吸引其他地區農民加入意願,陸續拓展了桃園觀音、苗栗通霄、台中外埔、台中大肚,雲林北港、嘉義布袋及台南善化,現在這些地區都有農友契作生產非基改大豆,契作面積超過210公頃,建立全台第一雜糧生產體系。
產官學齊力合作 打造農產榮景
同樣也是這麼堆疊而出的,還有位在大甲廠區的雜糧篩選機器,1小時可以挑選至少3公噸的乾淨大豆,耗資近千萬,可說是農民出貨給合作食品廠的夢幻助手。馬聿安說,這台機器從零到現在的規模,耗費4年時間陸續拼裝而成,不但能篩選黃豆顏色、重量,還能自動乾燥。
中都農合組裝機器初始設定需求,就是因為收到契作物後,發現農民的收成缺乏SOP,雜質、雜物很多,要送進食品加工廠根本不可能,因此得先針對大豆乾淨條件進行篩選。等到和農民簽定的分級收購陸續推展,農民發現繳回作物品質越好,拿到收益越多,作物雜質漸次減少,機器在之後做運轉篩選效率也越高,產能相對提升。
長期和學界、農改場保持合作的中都農合於此時再出擊,除了現有黃豆、黑豆、小麥品項,採行農改場給予建議,試種高粱,即使還沒達到最高產量,但沒有特別做管理的2期作田地,已經展現不錯成效,農委會台中區農改場的廖宜倫博士還特別為他們打造3年計畫,未來推行栽種薏仁、蕎麥,待國內市場對這兩項作物需求拉高,對農民來說又是下一波生機,畢竟食品發展潛力無限,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系教授江伯源就說,薏仁即便難烹煮,但若是做成罐頭,又是另一條不同發展的市場,重點還是在做好品牌認證管理,因為生產規模若不夠大,成本自然偏高,就得朝向品牌、安全性來努力。
連結產業通路 衝一波國產風潮
而積極建立指標品牌,正是中都農合這幾年努力目標,2017年中都黃豆打進全聯超市,全聯自有品牌的豆干、豆花都是用他們的非基改產銷履歷黃豆製成,全聯董事長林敏雄還親自出席簽約記者會。
同樣力推中都黃豆的還有迷客夏董事長林建燁,自本土酪農開始創業,也更疼惜在地農產,五年來的合作,將中都的豆奶推展至迷客夏旗下兩百多間連鎖店鋪,強調純天然無添加,也看好中都黃豆未來持續以此本土特色,發展出自己的優勢。
以此行銷特色優勢,再號召更多農民加入契作行列,將產期、品質、品種區隔出來,中都農合在國內雜糧市場的供貨就能全年無休,自然提升對國外產品的競爭力,種田20幾年,家中三代務農的北港雜糧產銷班班長黃仁志說,在地農民想尋求的就是這種提升競爭力的夥伴,讓他們也能自豪自家作物不遜於美加黃豆。
無愧農民所託,中都農合自種植源頭進行管理,產出穩定的品質與供應量,也搭起與加工廠的橋樑,讓農民更貼近實際市場需求,有機會像科技業一樣,擠身新貴行列。在國產黃豆生產端日趨成熟下,再創國產在地產銷履歷黃豆為首選的指標,如同當年帶動的非基改黃豆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