銓益果菜合作社理事主席林志忠即指出,今年來接洽國內市場的電商、賣場或交易市場,第一個要求就是要有產銷履歷,但往年外銷的鳳梨釋迦並不需要這項認證,有申請產銷履歷的果園面積不到1/10。他也說,過去從未有這麼大量的鳳梨釋迦賣到國內市場,很難預估屆時價格會不會崩盤,目前只能盡量多方布局。
此外,往年外銷分工細密,農民只要種植、採果,包裝、運銷都交由別人負責,今年若全改為內銷,農民採果之後,必須自己準備紙箱分級、包裝,再自己載到行口,人工和成本都大幅增加,價格甚至不一定會比外銷還要好。也因此,談到要改賣台灣市場,農民大多苦惱不已。
也有農民像林沛縈和謝謹鴻一樣,幾年前已率先拓展內銷市場。來自台南的林沛縈,起先只是單純在臉書上分享自己嫁到台東後,在田間遇見貓頭鶯、山羌的「趣聞」,隨著愛看的人變多,她順勢推銷起自家的鳳梨釋迦:「別人知道我們是賣鳳梨釋迦,就說不要了、不喜歡,也沒有吃過,但就是不喜歡,因為『人家都說太甜了』。」
第一年國內銷量僅不到百斤,林沛縈於是找人幫忙設計包裝、寫文案,也開始教人怎麼吃鳳梨釋迦:「一開始做宅配,每個客人我都認識,有人一收到釋迦就切開、說怎麼這麼硬?也有人一拿到就直接放進冰箱,問我怎麼都不會軟?我才知道大家對釋迦陌生到這種程度,就做小DM教他們怎麼保存、怎麼處理,久了客人每年季節到了,就會來問水果出了嗎?也會口耳相傳。」
除了推廣,兩人也分析,一般鳳梨釋迦以10斤為一箱,但台灣家庭小、人口少,一次10斤根本吃不完,他們因此改推出5斤、3斤包裝:「一個家庭大概3天吃得完,覺得合理吃得完,還會想再吃,那才是好的消費循環。」第二年開始,他們的宅配銷量便逐年增加,如今內銷比例已達到3成,去年甚至成功打入全聯通路。
儘管已有過去4、5年的練兵經驗,當外銷命脈被阻,大量水果倒入原本乏人問津的國內市場,林沛縈仍難免擔憂,即使做了品牌及行銷,都比不上價格戰:「今年全聯說會努力賣賣看,前提是我們價格不會比別人高…太多人這時候想擠進去,中盤商說通路會用習慣配合的廠商,但越便宜人家才會越想要。」
「做國內跟國外的行銷不一樣,像我們6年來宅配會遇到的問題,是今年這些做宅配的人可能會遇到的,你準備好了嗎?至少我們比別人有優勢的是,這6年我們已經有經驗,」林沛縈堅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