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客戶說:「銀行這麼大,不幸資產被偷走,告銀行,錢也拿得回來。」但真是如此嗎?以下即是面對理專舞弊行為,民眾應破除的3大迷思。
迷思1:錢被理專搬走,銀行會全買單
宏光展法律事務所律師張義群表示,若發生「理專跟客戶於公於私交情好,那客戶到底是被侵占還是被私人借貸?就會無法釐清,如果理專律師主張是借款,後續銀行很可能免賠。」當然,這樣的結果讓受害者難以接受。
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主委洪令家透露,審理過上千件的申訴糾紛,針對受害者的賠償金額,會依照投資部位、持有時間、虧損金額等多方評估,但截至目前為止,尚未遇過受害人「獲全數理賠」的個案。
迷思2:「三寶」交給理專代管沒責任
根據本刊網路進行的調查顯示,仍有超過兩成的民眾,習慣將三寶:印鑑、存摺、密碼交給理專保管,其理由不外認為因應市場變化可及時執行投資交易,以及帳務相關問題能有效處理相當便利。
只是主動將「三寶」交給理專,一旦發生問題,客戶端絕對站不住腳。張義群舉例,責任歸屬問題將由法官自由心證依受害者行為裁奪,這當中包括:存摺是否交給理專?同意下蓋空白文件?有沒有刷本子的習慣等等。也就是說法律上,你的自保行為越少越吃虧。
迷思3:遇到問題仍回頭找理專
根據金管會頒布的「理專十誡」第七條,為控管交易真實性及正確性,銀行應透過第三人進行電話照會確認機制。不過,張義群無奈說,銀行雖啟動覆核機制,但進入確認流程前,理專都已事先交待客戶,接到電話唯一選項回答即是「都有」、「都對」!尤其年長者更不疑有他,確認電話經常秒結束,即使遇到疑問,最後繞半天還是回到理專身上,「發生問題還繼續問加害人,簡直請鬼拿藥單。」
金融消費評議中心評議處組長陳容盟直言,如果察覺有任何疑慮,消費者應該主動跟銀行聯絡,不要再去聯絡理專。因為這很有可能就是讓不肖理專製造圓謊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