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微軟、臉書(Facebook)、谷歌(Google)、亞馬遜(Amazon)及蘋果(Apple)等全球科技巨擘挾著資金、品牌、通路等優勢,以雷霆萬鈞之姿殺進AI精準醫療領域,台灣科技廠商不畏戰,反而信心滿滿。
為什麼會產生這樣高度自信的現象呢?盛弘醫藥董事長,敏盛醫療體系執行長楊弘仁與台大醫學院出身的雲象科技執行長葉肇元同時點出其中的關鍵,就是目前多數人與企業對正確的AI精準醫療商業模式都沒有答案,多數人都還在摸索階段。
楊弘仁說,智慧醫療或AI精準醫療的商業模式如何形塑絕對是成敗的重點。葉肇元則說,大家都在搶醫療影診斷的商機,但該怎麼定價與收費卻仍是門高深的學問。
持平而論,人工智慧要可以真的落地並實現他的商業模式,其實蠻困難,仔細想一想,會下圍棋的AI究竟要如何賣錢嗎?葉肇元特別提到Google Health因為找不到明確商轉的路徑而決定重組這條智慧醫療領域重大的新聞,凸顯人工智慧要真的在醫療場域落地並實現可賺錢的商業模式,就算全球最頂尖的科技大廠也不一定能突破。
葉肇元說,為什麼商轉的路徑不太明確呢?哪是因為智慧醫療的價值還無法被充分的認證。舉個例子來說,假設我們可以用AI來提升肺結節的偵測準確度,哪提升1%的準確度,究竟應該賣多少錢呢?
話雖如此,目前定價的標準雖不明確,但這個問題其實拉長時間的話,卻是有可能被解決的。
葉肇元表示,或與只要找到兩個疾病發生率與死亡率原本都非常相近的地方,一個導入AI偵測肺結節,另一個不導入,過2年後,比較兩個地方的差異,若發現有導入的地方,很早期就抓出來有肺結節的人,並且透過AI降低罹患肺癌的比例。當數據明確,商業模式也就變得較清楚。畢竟,對保險業者而言,因此省掉的保險醫療支出,當中就有一定的百分比,可以拿來支付這樣的AI輔助診斷系統。
台灣廠商在強敵如林的AI精準醫療市場真的有機會脫穎而出嗎?毫無疑問,答案絕對是肯定的!
據了解,Google在2016年就發表了跟宏碁智醫類似的AI輔助診斷軟體,但去年媒體報導,Google宣稱自己在泰國導入相關的AI軟體失敗。反觀,宏碁的VeriSee DR已早了Google一步,正式商業化。
宏碁智醫總經理許銀雄透露,VeriSee DR已在台灣與泰國順利取得醫材許可證。台灣去年9月拿到許可證後,目前有5個醫學中心已經上線使用。現階段市面上大部分眼底鏡的品牌與機型,大概都可以與VeriSee DR搭配使用;不單如此,有些醫院會主動跟眼底鏡醫療器材廠商表示,希望對方可以把AI加進產品中,所以有些眼底鏡廠商都跟宏碁智醫有經銷合約。
至於泰國方面,目前也與當地的醫學中心洽談業務中,未來應該有機會開花結果。許銀雄認為,台灣坐擁資通訊與醫療人才2大基石,AI精準醫療絕對是有機會成功的一條路!
宏碁智醫之外,雲象科技在骨隨抹片AI自動分片系統等人工智慧技術的競爭力,也令人驚豔,因此受到國泰集團及廣達等知名企業的肯定,進而投資
葉肇元說,雲象科技跟台大醫院合作的骨隨抹片AI自動分片系統,是一個技術難度高但競爭較少的利基市場。目前,雲象在這個市場耕耘很長的時間,競爭力可以說是全世界最強的。一旦在利基市場取得壓倒性的競爭優勢並進行商業化,後續雲象就會往規模更大、競爭更激烈的市場移動。
根據常李奕翰的觀察,目前有些類似藥物開發軟體平台公司薛丁格的AI公司已在台灣設立據點,並且延攬了不少台灣AI領域的人才,幫助他們開發深度學習工具軟體,英科智能(Insilico Medicine)就是其中之一。樂觀看待,政府或企業若能延攬旅居海外的AI人才,並且像台積電一樣在半導體領域開發出新的商業模式,台灣絕對有環境來成就許多AI精準醫療的新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