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宗潔書評S2—心靈檔案:關於「我」|EP00】潛入意識之海,看見其中的深邃、幽暗與複雜
瘋狂可以辨認嗎?正常與異常的界線該如何劃分?我們是否有可能從一個人的神情、動作去指認他的內心世界?麻醉令我們失去的,究竟是意識、感覺還是記憶?而無論思覺失調、失智、腦傷、自閉或臉盲,人又該如何與自己或身邊親近之人的症狀共處?這個節目,將透過十本試圖回應這些問題的書籍,與讀者一起潛入意識之海,看見其中的深邃、幽暗與複雜,如何吸引著不同領域的科學家、哲學家與心理學家一探究竟,以及人們又是如何容易一不小心,就在自己的大腦中迷航。
當然,無論是關於意識與潛意識的運作、精神疾病的成因、或是情緒、行為與認知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這些問題未必都有令人滿意的答案,但每個企圖解開謎團的嘗試,就算是「以管窺豹」,也能讓我們多看見一些「花豹」身上的斑點,而當我們看到越多不同形狀大小的紋理,或許就不會輕易用片面的標籤去定義他人。更重要的是,透過許多書中個案的遭遇,我們或許也能學習到,人如何與自己的經歷共處、與自己的「侷限」共處,從而看見生命的各種可能樣貌。看見「心」和「腦」,看見理性與感性,都是「關於我」的一部分,無法切割,也無須切割。
而這十本書,正可說是作者們對於人類大腦與心靈的十個Q&A:
首先是法蘭西絲.拉爾森(Frances Larson)《一顆頭顱的歷史》。拉爾森不只刻劃出人們對頭顱的迷戀與恐懼,更讓我們理解人類文明試著解開頭顱奧祕的種種努力背後,所在意的終究是頭顱所牽繫之生命。古埃及人曾認為心臟是靈魂的棲息之處,其重量則是判斷善惡的根據;其後,大腦被視為靈魂的載體,然而我們的思想、情感如何在頭顱中運轉,仍困惑了許多世代的人。被切斷的頭仍有生命嗎?頭顱何以被視為戰利品?頭顱所承載的各種隱喻意義,將為我們開啟後續這趟跨越醫學、人文、心理、歷史、哲學等領域的心智之旅。
《他想要月亮》這本書也是一部動人的家族書寫
有過全身麻醉經驗的人,常會將麻醉形容為「斷片」,前一秒我們還清楚知道自己躺在病床上,下一秒手術已經結束,中間的過程則是一片空白(也幸好是一片空白)。但我們失去的是意識、感覺還是記憶?在手術過程中醒來,或醒不來,則是麻醉極力避免,卻依然存在的「惘惘的威脅」。凱特.科爾-亞當斯非常迷人而精采的作品《麻醉之後》不只透過作者自身經歷,以及許多(生動或驚悚的)個案說明麻醉的複雜,更帶我們深入意識、夢與知覺的迷離境地。
至於蘇珊娜.卡哈蘭(Susannah Cahalan)的《大偽裝者》和咪咪.貝爾德(Mimi Baird)、意芙.克萊斯頓(Eve Claxton)合著的《他想要月亮》,都與精神疾病議題相關。2019年《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部劇集,喚起不少觀眾對於精神疾病的關注,某程度上也讓人意識到精神病患的邊緣處境。卡哈蘭的《大偽裝者》回溯並調查了心理學家大衛.羅森漢恩(David Rosenhan)在1970年代執行的一個既經典、且對美國精神醫學史帶來巨大衝擊的「假病患」實驗,重新帶出「瘋狂看起來究竟是什麼模樣?」這個值得深思的問題。而《他想要月亮》一方面彷彿呼應了羅森漢恩假病患實驗中所述及的精神病院恐怖景況,為黑暗的精神疾病醫療史再多補上一片拼圖;另方面,這本書也是一部動人的家族書寫,是咪咪.貝爾德拼湊來自過往時空的手稿,重新「看見父親」的心路歷程。
該如何看待家族烙印在自己身上的印記與命運?
葛瑞.瑞斯維格(Gray Reiswig)的《千里凝視》,談的是一個遺傳性阿茲海默症家族的故事。這個家族所生下的孩子,「每一次都是百分之五十和命運女神擲骰的機率」。當阿茲海默症逐漸剝奪與改變了原本所認識、親愛的家人,該如何面對與自處?又該如何看待家族烙印在自己身上,那無從選擇的印記與命運?這本書,既是關於疾病的思考,也是關於身分認同的敘事。
麥可.路易士(Michael Lewis)的《橡皮擦計畫》則是關於兩個天才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如何相遇、相知,卻終究產生了裂痕的人生故事。也是關於他們如何碰撞、激盪出那知名的「快思慢想」理論,從而對當代認知心理學產生重大影響的一段心理學史。康納曼和特沃斯基以他們自身的經歷說明了,心靈與智性層面的連結和追求,對於維繫情感關係而言,同樣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蘇珊.歐蘇利文(Suzanne O’Sullivan)《腦內風暴》中所介紹的癲癇案例,將可打破你過往被戲劇所形塑的,有關癲癇的種種刻板印象。但這些故事更深刻的意義在於,它們讓我們看見,人如何努力與自己的「症狀」相處,從而學習適應「不一樣的自己」──和別人不一樣,也可能和過去的自己不一樣──。
人類「心靈檔案」其實充滿重重密碼難以解鎖
另一方面,大腦失調的情況不勝枚舉,其中一種很多人可能聽過(或自身亦深受其困擾)的症狀,稱為臉盲症。臉盲者對臉孔辨識有困難,嚴重的程度甚至可能連親人或自己都認不得。海瑟.賽勒斯(Heather Sellers)《一生記不住一張臉》以小說的形式,非常生動地將此種患者可能遭遇的各種日常困境具體浮現,也刻畫了一段認識與接納自我的故事。
卡蜜拉.彭(Camilla Pang)的《人類使用說明書》則是一本很難一言以蔽之的作品:患有自閉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和廣泛性焦慮症(GAD)的作者,寫的卻是「如何與他人相處」的「指導手冊」(說明書)?乍看之下不可思議,卻是作者透過她「嘗試錯誤」的種種親身經歷,以科學專業帶入人類思維╱行為模式進行「再理解」與「再詮釋」的過程。因此,你會看到她用蛋白質妙喻社交環境中的人際互動,用分子動力學解釋從眾。這些生動的觀察和體悟,不只打開我們的視野,也打破了書寫的既定框架。
最後,是大衛.林區(David Lynch)與克莉絲汀娜.麥坎娜(Kristine McKenna)合著的林區傳記《在夢中》。作品以性、暴力、恐怖風格著稱的林區,他的電影卻是通往崎嶇深邃的潛意識與夢境的最佳入口,也是揭示人類「心靈檔案」其實充滿重重密碼難以解鎖的最佳代言人。因此,本單元最後將以這部結合回憶錄與傳記的著作,以風格特異的林區,畫下一個不可能「完形」的句點。關於心靈、關於我,仍有無限探索與解謎的空間,以待未來。
下一回「黃宗潔書評—心靈檔案:關於『我』」節目,我將和大家分享《一顆頭顱的歷史》,歡迎繼續收聽。
【心靈檔案:關於『我』】書單(非為出版順序)
《一顆頭顱的歷史:從戰場到博物館,從劊子手到外科醫師,探索人類對頭顱的恐懼與迷戀》,法蘭西絲.拉爾森著,徐麗松譯,馬可孛羅出版
《麻醉之後:揭開醫學中最奧妙難解、無人能清醒述說的感官與認知祕密》,凱特.科爾-亞當斯著,呂奕欣譯,臉譜出版
《大偽裝者:一個臥底精神病院的心理學家與八個假病人,顛覆「瘋狂」的祕密任務》,蘇珊娜‧卡哈蘭著,温澤元譯,大牌出版
《他想要月亮:躁鬱的醫學天才,及女兒了解他的歷程》,咪咪.貝爾德、意芙.克萊斯頓,洪慧芳譯,究竟出版
《千里凝視》,葛瑞.瑞斯維格,李靜宜譯,遠流出版(已絕版)
《橡皮擦計畫:兩位天才心理學家,一段改變世界的情誼認知》,麥可.路易士,吳凱琳譯,早安財經出版
《腦內風暴:頂尖神經科醫師剖析離奇症狀,一窺大腦異常放電對人體的影響》,蘇珊.歐蘇利文著,方淑惠譯,商周出版
《一生記不住一張臉》,海瑟.賽勒斯著,吳妍儀譯,麥田出版(已絕版)
《人類使用說明書:關於生活與人際難題,科學教我們的事》,卡蜜拉.彭著,李穎琦譯,網路與書出版
《在夢中》,大衛.林區、克莉絲汀娜.麥坎娜著,但唐謨譯,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