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開晶華財報,可以發現縱然在疫情衝擊下,去年仍繳出每股盈餘5.18元佳績,今年上半年即使本土疫情嚴峻,仍淨賺3.8億元,被稱為疫情下全球唯一賺錢的飯店。
但連飯店龍頭晶華,都得靠出售金雞來度過疫情寒冬,可想而知其他同業要面對的挑戰是何其嚴峻,「我是將心比心,如果連晶華都衰退了5、6成,其他衰退7、8成的同業要維持營運,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他嘆口氣說:「去年我站出來幫產業發聲,爭取政府紓困,有些人覺得晶華賺錢,沒立場談紓困。」面對誤解和委屈,潘思亮停頓了一下整理心情,「我是幫整個產業說話,台灣的國際觀光產業有上萬從業人員,如果企業撐不住,這群人的生計首當其衝。從去年疫情爆發迄今,台灣的國際觀光飯店就好像植物人一樣,已經躺在病床1年半,也漸漸被遺忘了。」
疫情重創飯店
- 寒舍大飯店:裁員近80人
- 華國大飯店:結束營業
- 台北文華東方酒店:紓困聯貸案展延,新增周轉資金,金額約280億元
- 台北國賓大飯店:申請危老重建
- 神旺大飯店:申請危老重建
- 資料來源:記者整理
潘思亮深吸口氣,一句「我不想被當丐幫」道盡他的無奈心聲,儘管如此,他還是放下身段疾呼:「防疫很重要,我們當然配合政府政策,但犧牲最大的是國際觀光產業,所以希望政府至少給予去年的補貼方案,這樣才能保住員工。」說起這段話時,潘思亮字斟句酌,看得出他非常慎重。
去年政府的紓困方案,提供飯店人才培訓每人最高1萬8千元的補貼,針對業績衰退逾5成的飯店,也協助雇主保障員工8成薪;相較於去年三階段的紓困方案,今年政府的紓困4.0方案,薪資補貼只提供給業績衰退5成以上的旅宿業者,每名員工一次性補貼4萬元。
逐漸解禁、開放內用,也無濟於事嗎?潘思亮指出:「餐飲沒辦法取代客房流失的營業額,甚至餐飲收入都還比不上餐飲流失的營業額。」他略顯激動地說:「大家只看到週末坐滿人,其實那都是假象,平日根本是空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