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觀察,近年台灣仍以市場電影掛帥,他常面對的問題是:「拍的類型要給誰看?觀眾群是誰?」由於多半以市場為考量,導演的創作備受質疑。不過,近年台灣觀眾主要集中在19-20歲左右的年輕人,以及30歲、還沒成家的上班族。「如果只針對上述觀眾群拍片,電影的風貌會非常單一。」
他發現台灣有很多不錯的年輕創作者,關懷社會,有看法和創意。雖然可以拿到短片輔導金,發展長片時就碰到問題。有些補助方案要求創作者對等投資,可是新導演的作品還沒受到市場肯定,要如何籌措出與補助金額對等的一千萬元?加上沒有知名演員,拍的也非類型片,更難找資金。
王琮分享,歐洲各國,尤其是法國,對年輕導演的第一部和第二部片,不會要求對等投資,反而有8成資金來自中央、地方政府等,2成是私人資金。不一定是現金補助,而是與器材或後期公司合作,支援年輕導演專注創作,不需在拍第一部電影時就背負商業包袱。
其次,法國針對不同類型的電影、補助辦法各異。他透露,通常法國的輔導金只補助藝術電影,例如獲選坎城影展的法國片等,有時連喜劇片都很難拿到補助。政府認為,藝術電影有存在的必要,「它們代表法國文化的一部分。」
但法國也有針對商業電影的補助機制,比方近期成立類型電影補助金,推動歌舞片或懸疑驚悚片等,另外也有票房回收補助機制。主要的概念是當觀眾買票進戲院看電影,政府會依該部作品票房收入的百分比、投資到製作公司的下一部片,「有點像政府替這家製作公司儲蓄。」因為法國政府認為,拍片風險高,此半強制性的做法有助製作公司永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