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的情形,是兒子又忽然推我先生,我先生也失控了,拿枕頭蒙他,說要跟他同歸於盡。」王幼玲的回憶沒有一點修圖,真實得令人心驚。
我的手已經被兒子推斷過2次
「又」推,因為不是第一次了,頻率不高,但就難在偶爾,王幼玲說,永遠無法預料兒子何時推人,身高180公分的兒子力氣極大,雖無意傷人,卻總推得父母猝不及防之下摔傷。
王幼玲剛任監委時,第一件調查的案子就與自閉症有關,那是4年前,基隆一位母親帶著自閉兒燒炭,母子雙亡。自閉症並非思覺失調或罕病,怎會絕望到攜兒自殺?王幼玲卻太清楚,「那時我的手已經被兒子推斷過2次。」
6年前,兒子開始偶發性會忽然推母親一把,骨折過2次後,她將兒子送到精神科病房住一陣子,此後兒子平靜了5年。但去年疫情爆發,兒子白天固定去的「日間照護中心」暫停,整天關在家,王幼玲猜這也許是兒子再次情緒不穩的原因之一。
一切只能猜,兒子難以說話,頂多幾個字,也不會以文字、畫圖、手語等方式表達,與世界的唯一溝通,是點頭或搖頭。
驚人才華不是標配,那些其實是少數
近年不少電影、劇集皆觸及自閉症議題,從最早的電影《雨人》到近年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劇中的他們多半有某種驚人才華:繪畫、音樂、心算、視覺記憶。王幼玲解釋,那些其實是少數,像她的兒子就沒有任何特殊才華。「自閉症的生活樣態沒有真正完整地被看到,這跟家長一直很擔心被汙名化有關。」
兒子偶發性推人,被稱「情緒行為」,有時傷人,有時自殘。不只少數自閉兒可能出現輕重不一的情緒行為,過動、智能障礙、腦傷、失智等也可能出現情緒行為。
自閉症被認為與大腦神經系統有關,外顯行為之一是「固著行為」,例如王幼玲的孩子是有垃圾一定要立刻丟,「他在家時我比較輕鬆,會幫忙家事,廚房一定收拾得乾乾淨淨。」缺點是連幾片剩菜他也要立刻丟到社區垃圾桶,不能等,而且常不以塑膠袋裝妥,幾次遭社區抱怨。甚至,「有時候我煮一鍋湯沒有喝完,不久就不見了,他整鍋倒掉。」
有些自閉兒的某些感官特別敏感,從聲音、光線、嗅覺到觸覺都有,王幼玲說,人人狀況不同,例如她的兒子是皮膚怕水,「袖子有一點濕他就受不了,會衝去換衣服,一天可以換20幾件。」
這些已十分累人,何況出現情緒行為。王幼玲說,去年下半年起兒子又開始推人,時間通常在一早或晚上,「他如果超過9點還沒睡,我們就緊張,看到他走過來,會汗毛直豎。」
每晚8點一到,我跟先生就躲進書房鎖門
最愛的獨子成了夫妻最懼怕的,「每天晚上8點一到,我跟先生就躲進書房,鎖門,不然他可能忽然把我們抓下床或推一把。」來不及吃晚餐,就躲在書房吃,還得安靜不出聲,「我先生甚至說不要開燈,讓他以為我們都睡了,他才會去睡。」
王幼玲的先生呂政達長年洗腎,身體並不好,那次發生嚴重的父子衝突,呂政達心力交瘁下,頻頻嚷著乾脆帶著兒子去死算了。「我先生一直這樣說,說到後來,我想那我們三個一起去死好了,這樣還有什麼好活的?」
那是怎樣的父親心情?呂政達婉謝受訪,但同意我們引用他寫在臉書的文字。去年9月22日,他寫著:「⋯在家裡,只要兒子走進房間,創傷後症候群立刻自動啟動,我們不是逃離,就是坐躺在地上。」坐躺地上,因為萬一被兒子推,較不容易摔傷。
到了9月30日,「今天早上被兒子接連攻擊2次,⋯第一次要把我抓下床,我撐住了,第二次衝過來,硬把我拉下床,我昨晚從醫院回來,因為掉血壓感疼痛的腰重重撞擊地面。或許那一天,我這只剩半條的老命會葬送在兒子手裡。⋯跟社會局通報家暴,來了一連串的評估、家訪、會談,介紹資源,然後就什麼也沒有發生。仍然是2夫妻孤獨的面對兒子暴力的戰役。」
孤立無援。這不是特例,過去,人們討論自閉症多半著重早療,不少民眾更以為自閉症「長大就會好」,實則早療只是改善,自閉症不會完全消失。長大、離開學校之後,有些自閉兒幸運找到工作,卻不免在職場與人有社交或溝通障礙,不少自閉兒則是無處可去。
呂政達是作家,得過多項文學大獎,早年任職《自立晚報》時與王幼玲共事、成婚。王幼玲後來從事勞工運動,曾任職北市勞工局、勞動部,獨子被診斷出自閉症後,她也擔任多年「身心障礙聯盟」祕書長。
★《鏡週刊》關心您:
- 遠離家庭暴力,可通報全國保護專線113
- 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安心專線:1925(24小時)/生命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