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從蔡英文總統2020年的總統就職演說開始講起。那年疫情剛起,驚濤駭浪中,全體國民展現了高度的公民美德,蔡英文要我們記得那種生死與共的團結感覺,她說:「我由衷期許所有的國人同胞要記得過去這幾個月,上下一心,緊緊相依、克服難關的感動,中華民國可以很團結,台灣可以很安全。」蔡總統沒有說錯,政府再怎麼厲害,若沒有人民的團結與配合,防疫不可能成功。
那麼,如果陳時中投入選舉,又代表什麼意思呢?這代表蔡總統口中的防疫共同體可能會被撕裂,會被拿來做政治攻防,會變成政黨惡鬥的話題。陳時中不是不能選,但是,民進黨必須解釋他的參選跟防疫共同體的概念落差。防疫期間人民的忍耐不應該變成某個人的政績,或者,講得更直白一點,不應該變成某個人往上爬的工具。想想那些排隊買口罩、安靜等疫苗的老百姓,他們當時的配合,在2年之後竟突然變成陳時中防疫有功、可以選市長的理由。
防疫是共同體的,選舉卻是政黨的,這2者之間存有一些矛盾。如果陳時中參選,這是他必須面對的道德問題。現在的陳時中不能被批評,任何人只要稍微批評他,代價就是被網友出征,而且會被直接要求搬去中國住。藝人徐小可只不過說了一句陳時中在「練肖話」,馬上被攻擊到體無完膚。這代表什麼?這代表台灣人民對這個防疫共同體極度珍惜,這個共同體不容被破壞。
但諷刺的是,台灣的政治就是長這樣,這個不容被破壞的共同體卻可以被政治化,民進黨的支持者不容許任何人批評疫情指揮官,卻容許疫情指揮官離開崗位去選舉。陳時中的確做得很好,這些日子以來他真的很辛苦,所以,他應該退下來去選市長,這邏輯通嗎?
陳時中是國家的重要人才,這一點無庸置疑。不過,由於他之前負責的職務是全民的防疫,全民的防疫又牽涉到一些去政治的公民美德,這大概說明了陳時中出場的難題。如果陳時中宣布參選的時候疫情還沒過去,外界不免見縫插針—原來對民進黨來說,贏得年底選舉的重要性遠遠高過防疫。政治比防疫還難,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