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PL在全球爆紅,不禁讓人好奇,BNPL業者的商業模式究竟為何?成長潛力竟能獲得資本市場高度認同與肯定?
「BNPL業者的收入主要是向商家收手續費,還有消費者分期付款的利息、逾期繳款的滯納金等。」一名BNPL業者向本刊透露。據了解,每筆透過BNPL業者支付的交易,可向商家收取3%~5%不等的手續費;而消費者分期付款的利率,多數則是3%起跳。
科技電子報《曼報》指出,以美國龍頭業者Affirm為例,其用戶平均每筆結帳金額是365美元,對比2020年,美國平均每筆網路結帳金額僅為100美元,高出逾整整3倍。
除此之外,美國BNPL業者特別瞄準沒有信用卡、信用額度不足的Z世代年輕人(1995年至2000年間出生的人),而數據顯示,Z世代年輕人也確實特別容易延滯繳費,根據多家機構調查,43%的Z世代族群至少滯繳一期,甚至高達30%會至少滯繳2期。
「雖然BNPL大多是小額貸款,但若借了100個人,卻有20個人收不回來,會出大問題!BNPL業者最重要的絕對是風險控管能力,呆帳率高低成為營運好壞的關鍵指標。」KMPG安侯建業數位長賴偉晏分析。
因此,要如何建立起自己的「替代信用評分審查」,包括「信用資料庫」「評分計算模型」,精準預測一個人的還款能力、給出最適當的額度,成為各家業者最高的商業機密。
BNPL業者AFTEE表示,消費者在首次使用時,申請額度若在1.5萬元以內,只需輸入手機號碼,通常便能迅速通過審核。
不過,這個人具體買了什麼商品、要送到哪裡、他的IP位置、使用裝置等資料,都會納入風控數據進行分析、預測;此外,輸入的電話號碼,不僅會連結到第三方徵信業者的資料,今年起還將與電信公司合作,掌握用戶電話費繳納狀況,也與銀行結盟,連結帳戶的使用行為,最後得出信用等級分數作為參考。
AFTEE台灣總經理角元友樹透露,公司已與超過2,000間電商合作,自家會員數目前也已突破58萬,消費者平均一筆的使用額度為1,500~3,000元不等。
角元友樹進一步表示,當與外部合作愈來愈廣、預測模型愈發精準,未來要讓風控「精緻化」,提供每位用戶更正確的使用額度,目前台灣的呆帳率約為1%,目標3至5年後,能夠降至與日本一樣,僅0.52%,「2022年的首要目標,是台灣營業額要成長2.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