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文化臍帶
伏特加無色無味,有什麼好喝的?要知道對某些國家,伏特加有飲食文化上重要的象徵意義。
在斯拉夫語中Voda是水的意思,重要一如陽光、空氣般重要,而Vodka意指「可愛的」水。歷任俄國君王,不少人做出與伏特加相關的重要政策。
在波蘭,伏特加被稱為wódka(或gorzalka),意指燃燒的水,而且波蘭人認為「伏特加」一詞,歷史上最早的記載,出現在1405至1537年間的波蘭法院文件中,所以搶得「歷史正名權」波蘭人表示開心!
原料使用上,也分兩派。俄系、北歐以穀類為主,波蘭則是馬鈴薯。近來隨伏特加產國多元化,原料多以在地農產,像美國用玉米、日本用米、法國用葡萄。總之,理論上只要是農產品,都能拿來做伏特加,沒人管得了你。
不過,伏特加能風行全球,除了靠一些出走的傳統俄國伏特加名牌,像是思美洛、蘇托力之外,主要還是靠俄羅斯人對它的熱愛,他們曾説自己只在兩種情況下喝伏特加:「吃飯的時候,以及不吃飯的時候。」
製程解祕
說到伏特加的製程,還真的很神祕,我曾兩回到伏特加酒廠採訪,卻還是無法像參訪威士忌廠那樣,了解觀察得完整透明。
主因在於,伏特加廠規模都很巨大,講究工業化、標準化,不太講究Craft(工藝),不容許不同批次有品質落差,所以大多數伏特加酒廠看起來跟石化煉油廠反而比較像。
除了原料選用之外,製造上澱粉的水解與糖化、發酵這兩個環節,各酒廠的資料也相當匱乏。
不過,倒是蒸餾上因為主要使用連續蒸餾器,跟穀類威士忌在規模、製作手法上有異曲同工之妙。有些伏特加廠會刻意保留部分壺式蒸餾環節,強調尊重傳統,但是宣示意義大過實質意義。
伏特加製程的關鍵,反倒在於蒸餾之後的過濾程序,包括過濾次數、濾材選用,以及裝瓶前從高酒度稀釋所使用的水質優劣,往往才是決定伏特加口感的關鍵。
另外,裝瓶前伏特加還是可以添加酒色、甚至各種風味,也讓這個白色烈酒,有機會華麗繽紛!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