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個地區都找2~3家房仲帶看,我很相信『屋緣』,買房子急不得、要慢慢看,多培養對房子的敏銳度,總有一天會找到合適的房子。」葉芷娟分享買房3招。
招數一、預算抓出來
「我們講好夫妻共同負擔房貸,首先要把頭期款抓出來,丈夫和我各有自備款300萬元、200萬元,兩人共有500萬元頭期款,月付4萬元是可負擔範圍,算出可貸款金額1,100萬元,回推房屋總價約1,800萬元。」葉芷娟精打細算,抓出買房預算後,開始在永和娘家、內湖婆家附近找房子。
招數二、縮窄條件、務實看屋
葉芷娟沒事就打開各家房仲App滑手機、看房子,「當時我一頭熱,卻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A、B、C、D條件我都要,但預算就達不到。」她笑說,那是一段重新認識自己的過程,設定屋齡5年內的新成屋、室內空間大,但是新成屋的公設比動輒30%以上、室內空間就變小,總價更難見到1字頭;找到室內空間大的物件,卻都是20~30年的老屋,距離捷運站也較遠。
她最終妥協,「我需要自己的空間,所以決定室內空間大一點,所以只能選老一點的房子。」葉芷娟看上永和仁愛公園附近、屋齡20年的電梯大樓,總價1,700萬元,權狀35坪、室內可享有28坪的空間,公設比不到30%。
未來有捷運萬大線經過,目前仍需步行15分鐘至捷運頂溪站,為了守住購屋預算,葉芷娟不再堅持捷運站周邊的物件,用距離換取空間,「永和公車路線多,通往捷運站很方便,而屋況老舊,我們就再花100多萬元裝潢、更換管線,像住新房子一樣舒適。」她說。
招數三、保持市場敏銳度
葉芷娟設定目標就會認真執行,除半年內看遍50多間房子,終於找到自己心中的好宅,買屋後也不停下腳步,持續透過房仲App看屋,「我還會上實價登錄系統,搜尋我家周邊行情,瞭解房價走勢,房地產是投資理財的一種,沒有開始做,就會離妳越來越遠,所以我很關心房地產態勢,就如同其他投資領域一樣,讓自己隨時保持市場敏銳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