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中,一聲轟隆巨響後,遠方頓時竄出火花與濃煙。時間倒回幾分鐘前,一台烏克蘭的無人機黑夜中悄悄盤旋在俄軍戰車上,接著一氣呵成完成鎖定、瞄準、投彈,短短5秒俄軍戰車就被炸成火球。在未失一兵一卒下,烏克蘭用無人機殲滅俄軍戰車,點亮希望之光。
因無人機助拳及歐美提供先進武器,烏俄開戰六個多月來,戰況持續膠著。為了打破僵局,俄軍也開始動用無人機進行偵察、攻擊,令人驚訝的是,俄軍使用的無人機出自全球民用無人機龍頭中國大疆。俄羅斯駐中國大使館8月12日官方微博發文(該文已刪除),引述俄軍前參謀總長巴魯耶夫斯基說法,盛讚大疆Mavic四旋翼無人機已成為現代戰爭的真正象徵。
專家指出,大疆無人機運用到軍事領域,意味著軍用與商用無人機的界線將愈趨模糊,這也給予台灣無人機業者經緯航太、雷虎科技、智飛科技大展拳腳的機會。
「烏俄戰爭帶來新啟示,縱使雙方兵力懸殊,但若能善用無人載具,仍可改寫現代戰爭的面貌。」經緯航太董事長羅正方一針見血地說。
羅正方向本刊表示,現代科技讓無人機化身為空中之眼,進行戰況直播,並透過雷達、AI(人工智慧)技術掌控敵方座標,軍隊在不用很靠近的狀況下,就能從後方以大砲精準射擊。而同時具備偵察、打擊功能的無人機,可直接攻擊目標,或採用自殺型攻擊摧毀敵方陣營等,這些都是在烏俄戰爭中被廣泛使用的戰術。
「對軍力弱小的國家而言,若戰機數量明顯跟敵對國家不對稱,就必須藉由大量無人機來補足戰力缺口,尤其是在兵源短缺的情況下。」羅正方寓意深遠地表示。
烏俄戰爭爆發後,兩岸危機逐漸升溫,羅正方透露,政府為強化台灣海空戰力,計畫編列近2,400億元國造軍備特別預算,其中120億元將用於發展無人攻擊載具。
根據Allied Market Research報告,全球軍用無人機市場2021年產值約116億美元(約新台幣3,480億元),預計2031年將成長到343.4億美元(約新台幣1.03兆元),年複合成長率約11.7%。
「我們的團體會員有廠家在無人機防衛項目上有所著墨,其中,無人機反制系統更是進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競爭」,台灣無人機應用發展協會理事長張揚說道。像是電子砲擊落系統、無人機開網捕捉系統、無人機狙擊系統、防衛電子圍籬系統等研發與量產,只是賣到哪個國家或市場不好明言,但其實每個國家都有需求。
張揚強調,台灣過去深耕代工產業,造就了台灣先進製程與封裝測試技術站在全球浪間之上,甚至主導了晶圓IC設計的國際市場,下一步的台灣當然要在無人機的整體運用上不會缺席,很多廠家都能立即取代大陸廠家。
「要組裝一部無人機幾乎沒有門檻」,張揚肯定地說道。他相信,如同蘋果手機一樣,台廠不難成為無人機Tier 1;事實上,大疆無人機也是台灣人相關的貢獻,發展之初甚至都有60~70%左右是台廠零件,雖說此優勢慢慢被深圳供應鏈取代,但過去台灣既能造就一個大疆,不難想像未來可再創下一個無人機大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