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當成免洗筷 怕得罪人
「代理老師就是救火隊兼免洗筷,有需要拿起來用,不好用就換別雙。」今年剛考上正式教師的王雅婷(化名),去年在北部一所國小實習完後,原要開始準備教甄,校內突有老師在下學期開始前請育嬰假,校長找不到其他老師接手,找上剛拿到教師證的王雅婷。「校長來拜託你,你能說不嗎?如果不答應,之後可能會被貼標籤,說這個實習生很跩,學校缺老師也不幫忙…」
王雅婷從小立志當老師,念教育系,近年少子化,正式老師缺額變少,各縣市平均錄取率僅5%,一般人往往要考4、5年才有機會錄取,畢業往往只能從代理做起,工作內容和一般老師差不多,被學校歸類為「類約聘」人員,一年領10個月薪水(註:僅台北市、嘉義市、澎湖縣、雲林縣、金門縣在不同條件下有給足代理12個月薪水)。許多縣市的代理老師,因沒做滿一年、年資不完整,沒年終獎金、不會加薪,也沒有年假及育嬰假。此外,代理教師招考權限由各校自行負責,招聘程序未如教甄公開,變相帶來更多人情壓力。
「學校若看你不高興、配合度不高,下學年不聘你,你就失業;教育圈前輩常說這個圈子很小,你在一間學校的名聲,會影響之後去其他學校應徵…所以代理在學校通常不敢得罪人,學校覺得代理老師好欺負,會問要不要幫忙帶校隊、課後班、甚至接行政?這都是正式老師不做的事。」王雅婷說。
此外,代理老師經常在簽到簿、會議等場合被提醒並非通過教甄的正式教師,讓王雅婷自覺矮人一截。「代理老師通常不會跟別人說我是代理老師,只會跟親朋好友說在當老師,也不可能跟學生家長透露,一旦講出來,他們會戴有色眼鏡看你。也有些學校的正式跟代理(老師),是不會往來的。」
儘管委屈,代理教師卻被迫成為校園裡最沉默的存在。王雅婷說明,一般校園討論行政及教師權益相關事務,通常透過校務會議、教評會及考核會,但許多學校不允許代理老師參加這些會議,也少有人敢申訴,「講了就黑了。」
一般老師若權益受損,可透過校務會議或教師會發聲、或透過教育局申訴,但代理教師無法享有類似保障。許多代理教師即使參加校務會議,因擔心被貼標籤,多不敢公開發言。全教產理事長林碩杰也說,過去全教產接到代理教師投訴,因擔心後續工作不保,不願具名,但行政機關又不受理匿名投訴,更加劇代理教師的弱勢地位。
代理教師權益不受保障,監察院今年7月糾正教育部。監委葉大華說,代理教師人數逐年攀升,每6名教師就有1人為代理教師,工作與專任教師無異,權益卻未受保障,要求教育部積極了解代理教師在非聘期的實際工作情況、研議有效因應對策,完備聘期保障、相關權益。
夫攜年幼稚子 搬離嘉義
我們前往嘉義陳老師生前住處,陳觀心找出妹妹親手做的教具、教案、書籍,這還只是一小部分,「她買的繪本都送人了,我們送了1年,送不完…」其中一本未送出的嶄新繪本,書名是:《老師喜歡你,因為…》,那是她為新生準備的。
妻子過世後,陳老師的丈夫帶孩子離開傷心地,把孩子安頓一處距嘉義很遠的地方。陳老師留下的孩子,年紀未到學齡,一年來,整個家族不知如何和孩子說明。「但孩子知道媽媽離開了,」江秀春告訴我們:「有一天,一個跟他玩的小朋友說:『我媽媽今天怎樣怎樣…』他(陳老師的孩子)說:『我媽媽去當小天使,晚上都會在天上看著我。』」
「孩子有時候會問我,媽媽是怎麼樣的人呢? 我跟他說:『媽媽是世界上最好、最溫柔,對你最好的人,她是世界上最棒的媽媽。』」截稿前,陳老師的先生請陳觀心轉來訊息:「我和孩子又想嘉義的家了。對孩子來說,有著和親愛的媽媽相處成長的房子,才是他心裡最甜蜜也最思念的家。對我來說,也是一樣。」
我們收到訊息時,正值9月初。陳老師離世一年,開學季又來了。
- 《鏡週刊》關心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虐待、精神虐待、性侵害、性騷擾,請立刻撥打110報案,再尋求113專線,求助專業社工人員。
- 鏡週刊關心您,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安心專線:1925(24小時)/生命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