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判斷「最壞時刻可能已經過去」,原因之一是美國政府對升息的態度已經放軟。前二期〈鏡評〉,〈英國嚇壞美國〉點出美國財政部長葉倫10月初召開最高層級的「金融穩定監督委員會」,拜登政府高度警戒升息造成的威脅,全力避免出現英國式的金融風暴,聯準會更動員經濟學家,打電話給華爾街最前線的交易主管們,探討美國國債是否有「流動性衰竭」危機等極為敏感的議題。
拜登政府高度關注金融穩定,對台灣當然是好消息,我們是美國聯準會暴力升息的受害者,亞洲國家通貨膨脹並不嚴重,卻得承受美元利率大漲、美元匯率強升的無妄之災,日本、台灣等財政健全的國家因此股市重挫,企業經營面臨匯率貶值的擾亂;而其他經濟體質較差的國家,包括韓國在內,則擔憂資金外逃、外債負擔暴增,再陷金融風暴的危機。如今美國政府在「抑制通貨膨脹」與「避免金融風暴」之間,尋找較為平衡的政策,當然有利於台灣等亞洲新興工業國家。
當然,聯準會的升息還在半路,聯準會主席鮑威爾也特別拉高聲調,警告金融市場不要炒作升息停止的話題。不過後續的升息幅度將持續減緩,明年升息的終點大約在5%上下,美國股票市場已經去除超過10兆美元的泡沫(股市下跌所減少的財富),房貸利率漲破7%,房地產價格也開始回跌,預期到明年此時,全美國的房價指數將會下跌約15%。
還有,我們看到馬斯克買入推特後宣稱要裁掉5成員工,臉書、谷歌甚至蘋果等科技龍頭也一致採取裁員、人員優化的人事政策。整體看來,美國房市與股市的下跌,企業大幅度裁員,加上石油、農產品、基本金屬等大宗物資價格回跌,必然會帶來抑制通貨膨脹的效果。
高利率將成為新常態,主要的「症頭」至少包括:第一,外銷企業未來幾個月將面臨營收衰退,緊縮力量會很大;第二,藉著通膨話題漲價的內需商家,如果營收仍繼續衰退,可能得降價來挽回客人;第三,房貸利率上揚,工薪族不只得承受月付額上升的財務壓力,還有房價下跌的財富緊縮壓力;第四,股市本益比下調,或許不再重挫,只是漲升也難。這些症頭都會不舒服,類似酒後宿醉,需要時間才能讓頭腦清醒,大家都得忍耐,努力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