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4 22:16 臺北時間

光電業者拋三大建言 助政府拚2050淨零排放共創多贏

mm-logo
財經理財
太陽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蔡佳晋(中)呼籲,為達成2050淨零排放目標,政府應優先規劃國土「能源專區」,簡化土地變更程序,方能加速光電案場的建置。
太陽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蔡佳晋(中)呼籲,為達成2050淨零排放目標,政府應優先規劃國土「能源專區」,簡化土地變更程序,方能加速光電案場的建置。
為達成2050淨零排放之長期目標,政府在淨零轉型路徑規劃中,計畫將再生能源於總電力中的占比拉升至60~70%;因為如此,也讓再生能源中的太陽能與離岸風電扮演了相當吃重的角色。然而,站在第一線協助政府推動大型太陽能發電案場的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蔡佳晋卻憂心忡忡地說,台灣2050前必須建設45G到80G的太陽能發電,而這是決定2050台灣能否達成零碳的關鍵,但土地取得問題若不解決,恐怕太陽能發電很難達標。
太陽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今(4)日舉行媒體餐敘,包括寶晶能源、韋能能源、森崴能源、三地能源、寶島陽光再生能源等會員都派代表出席。針對最近太陽能發電運營(投資)業者頻頻遭受一些似是而非的攻擊,理事長蔡佳晋首先針對「與民爭良田」、「破壞環境生態」等等問題做出了具體澄清。
蔡佳晉表示,台灣農地的破碎化,並不是來自於現行的光電政策,而是來自於農業制度的 沉痾。早從民國38年政府實施三七五減租制度,推動耕者有其田後,經過70多年的經濟與社會演變,農地已傳承給好幾代,造成一塊農地持分的人口越來越多,家族人口的意見往往也不一致,導致很多農地很難整合。不單如此,許多農田因為後代不願耕作,想轉售又因持分人口太多,許多的地主都住在都市,有的也找不到人,所以土地就只好任由其荒廢。
「台灣農村長期人口流失需要地方創生,光電業者沒有要與農爭地,更不可能『與民爭良田』、『破壞環境生態』。我們是最大的地方創生產業。」蔡佳晋有感而發地表示。
蔡佳晉說,持平而論,農村因為有光電業者的進駐,方能把不利耕作地活化再利用,並注入新的產業與人口,讓農地以多元、多樣化的經營方式,為農村帶來新的生氣與活力,否則以當前的農業政策,台灣的農業村鎮只是苟延殘喘,完全看不到生機。
為創造政府、農民、業者、民眾與產業多贏,針對農地的使用問題,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建議,政府應該仿效太陽能裝置容量超過80G的日本,採「自由開放、總量管制、規範農產品種類」等三大方向,要最優先規劃國土「能源專區」,就如工業區、科學園區般的專區;再者,簡化土地變更程序,讓光電案場的土地取得更加便利快速,方能有利於2025年的太陽光電裝置容量達到20G的目標,以及2050淨零排放。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5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