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上午大談地球暖化將造成台灣海平面上升、進出口貿易障礙兩大迫切危機,台灣必須趕緊做好減碳因應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下午以台灣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身分出席「2023國鼎論壇—誰是下一個護國神山」活動,再度針對台灣產業偏食的問題發出警語。
童子賢首先拿出去年台灣出口暢旺的數字,「台灣2022年出口非常暢旺,達到9,071億美元,順差達500多億元。人均GDP也超越南韓、日本達到3.28萬美元。但從數據來看,台灣非常仰賴進出口貿易。讓我們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因為進出口貿易需要和平、安全順暢的環境。」
以2022年出口產值來看,半導體、電子零組件、資通產品佔比達55%;從台灣經濟體的結構來看,服務業產值佔59到60%最大,其次是工業佔37%到38%,其他1%來自農業。
童子賢認為,以上數字代表台灣過於集中及過於倚賴高科技與製造業出口,肩負台灣最大部分出口的責任,這是一個不平衡的現象,產業發展失衡,科技產品過於集中不利於未來長期台灣經濟發展成長。台灣可以不只有科技業發光發熱,還能從很多方面創造具有台灣特色的競爭力。
根據童子賢的觀察,台灣在疫情期間不但左右逢源,也左右為難,從歐洲到日本,不少國家都希望台灣去投資半導體,看起來是幾十年來首次享受的風光。
但他立刻反問,台灣業者為何左右為難?因為在中美貿易戰上,要站在哪個位置?台灣必須要思考國際處境,如果沒有健康體質,沒有強大經濟做後盾,以3.6萬平方公里的彈丸之地,台灣能走到哪裡?好景能不能支撐10-20-30年,大家都不知道。
「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誰知道會不會在3年、5年或10年內崛起另一個新科技,取代今天半導體、電動車的重要性,成為經濟發展產業發展更重要的指標?」童子賢提醒。
最後童子賢強調,「台灣不能當偏食的小孩,以林相比喻產業的話,氣候對、條件對就百花盛開,雖然漂亮但危險,氣候不對就凋零,台灣不能只依賴一個產品、一個產業,期待下一個護國神山出現,而大大小小的山組成護國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