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竹書、王思涵在《當他們一腳踩進債務流沙》報導,獲得112年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平面及網路(文宇)類-專題報導獎」特優。報導深掘近年盛行的車貸、商品貸款由於借款方便,一些民眾不知不覺踩進債務流沙。幾個長期協助負債者的民間機構,甚至法扶,這2年陸續接到奇怪的求助個案,負債類型正是高額的車貸與令人摸不著頭緒的「商品貸」。他們不約而同聯想起十多年前的卡債風暴,憂心目前只是冰山一角,更大的債務風暴正醞釀中。
記者馬婉珍報導《你的房子不是你的房子 黑心建商爆預售屋地雷》,獲得112年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平面及網路(文宇)類-專題報導獎」佳作。內文揭露多起預售屋糾紛,嘉義民雄的預售屋「奇甫冠林二期」,王女士前後繳了378萬元後,竟被建商詐騙一屋二賣,求償無門;新北中和的「青慕淳」買家,每戶繳付百萬元頭期款,建商倒閉跑路,尋求履約擔保帳戶賠償,卻因受償順位殿後,一毛錢也要不回。儘管《消費者保護法》明文規定「履約擔保」必須白紙黑字載入定型化契約中,但仍有黑心建商鑽漏洞,履約保證形同虛設,消費者買預售屋毫無保障可言。
記者歐陽善玲在《信託獨家大調查 揭高齡金融政策推不動真相》報導,獲得112年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平面及網路(文宇)類-專題報導獎」佳作。作品分析台灣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屆時65歲以上人口將占總人口20%;與此同時,失智人口逐年攀升,個人財產管理能力恐提早喪失。為守護高齡者資產,金管會持續推動信託2.0,但民眾是否真的有感?本刊進行信託大調查後,發現民眾對安養信託認知不足,加上銀行佛系經營,皆為日後高齡金融政策埋下隱憂。
而評審團特別獎由鏡電視報導「《餐桌上的真相》揭密食品地雷」獲得,該專題由吳亭儀、傅家慶、呂紹伯、梁莉苓、林雅菁、 傅建誠採訪製作,報導拆解產銷結構,溯源產地,深入研究、探討人工食品添加物的必要性,點出台灣食安防護網需要補強之處,讓消費者重拾食安知情權、選擇權,並以國際的他山之石與政府對話,改善台灣食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