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產業發展署長連錦漳透露,如果將運費、關稅等因素都納入考量,在台灣採購水下基礎大概比國外貴15到20%。對於成本競爭力,賴文祥坦言,目前成本不如人,有部分是因折舊攤提,加上許多水下基礎廠商的廠房多是老船廠改建,土地成本可能近乎零;「此外,他們廠房機器設備相對世紀鋼都比較舊,攤提費用可能相對較低。如果比較折舊攤提以外的製造費用,世紀鋼和國外同業的差距並不大。」
隨著經驗累積,加上廠房設備折舊攤提結束,賴文祥自信滿滿地說:「再過幾年,世紀鋼的成本就會有國際競爭力,舉例來說,產量只要能擴大成本就能降低,2030年縱使無國產化政策保護,世紀鋼也可以跟韓國等亞太地區的同業拚;屆時,從韓國把水下基礎運到台灣賣還不如直接在台灣買。」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賴文祥為進一步降低成本,入主桃園老牌高職成功工商,更名為「世紀綠能工商」,專門培育風電的專業人才,他在緬甸、印尼、越南及台灣招生,畢業後到世紀鋼工作,不少人年薪可破百萬;重點是,這些外籍生都將成為世紀鋼將來前進東南亞設廠的種子部隊。
據經濟部的規劃,2035年前,台灣都將持續推動離岸風電風場的建置。賴文祥霸氣地說,台灣海峽的風場條件很好,離岸風電又是最沒有汙染的綠電之一,樂觀看待,未來十幾年,光是台灣市場,水下基礎的生意應該會多到台廠做不完,等到2040年風場汰舊換新,新的商機又會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