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替人類現代文明深思熟慮下了一個結論:除非使用一個比例的核輔助,否則減碳前景悲觀,地球暖化議題前途黯淡。這不是挺核,而是理性尋求以核能作局部輔助。才能幫助減碳,並讓綠能缺點中的『間歇性』得到補償。」看到正在杜拜舉辦的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8),包括美、日在內的22個國家聯合發布,希望全球核能產能到2050年能比2020年提升3倍水準,來協助全球達到「淨零碳排」目標的聲明時,近年來十分關注全球暖化議題,並開始呼籲各界該重視核能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語重心長地說。
自稱以前反核反的很文青,都覺得核就是萬惡之源的童子賢,日前曾公開表示,「非核已不再是第一要務,現在非碳才是第一要務,只要願意重啟核一、核二,每年可以替台灣,省下1000億到2000億。」
觀察這次COP28會議,童子賢坦言,除非求助核能,否則地球無法成功達成減碳。整個人類現代文明對電能「便宜、穩定、不排碳」的目標無法達成。
「因為就算綠能源大幅被建設,供電也不會太穩定,因為綠能先天不穩定,諸如太陽能、風能、水力發電,都是靠天吃飯的間歇性能源,極倚賴天候因素。陰天、雨天、雪天、颱風天,你需要電的時候,他就會斷電。」童子賢分析。
目前各界希望大量投資儲能設備來調節電力。但童子賢直言,為了「穩定」,有人倡議使用「大型儲能裝置」來調節斷電時刻,來克服間歇性能源的不穩定狀態。「但是這也是悲觀的規劃,因為台灣一天需要近八億度的電,以鋰電池用來『平準』(平穩電價),但代價太昂貴了,會是個天價。」
童子賢認為,昂貴又大量的鋰電池其實適合作電動車與「緊急供電」用,並不適合作「平時供電」用。而且鋰電池儲能,然後再去釋放電能,一來一往,會在轉換過程浪費掉40%以上的能量。計算一下昂貴的儲能成本,每一度電價格上漲二倍。「因此讓核能當作局部性輔助的能源,才能幫助台灣做到減碳,並讓綠能缺點中的『間歇性』得到補償的最佳方案。」他再度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