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5 15:16 臺北時間

【COP28觀察】克服核恐懼 童子賢大推奧立佛史東紀錄片

mm-logo
財經理財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本刊資料照)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本刊資料照)
對於地球暖化危機相當重視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坦承自己近年來重視減碳,遠遠優於質疑核能的立場,對於各界對核能恐懼,他推薦各界應去看由奧斯卡大導演Oliver Stone執導的科學紀錄片《新核能時代》(Nuclear Now),希望人們對核能克服恐懼,才能在全球暖化危機中存活。
由於許多反核人士常用無法保證「百分之百的安全」、「核廢料無法處理」等論述反對核能。童子賢則大力推薦日前在台上映,由奧斯卡金像獎大導演奧立佛史東(Oliver Stone)執導的「新核能時代」紀錄片。在影片中,導演不僅揭穿了石油業為自身利益,動員各種輿論管道汙衊核能工業,甚至收買著名的環保團體。
紀錄片中,奧立佛史東簡述了人們對核能的恐懼,其實是源自於對核武器的恐懼。「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投下原子彈,以巨大威力結束了二戰,但也讓人們對核感到恐懼。」但同時間,美國前總統艾森豪有遠見的推動「核能技術全球分享」,期望以核能推動全球的建設與發展,提供廉價的電力,改善生活。
「因為1公克的鈾,反應產生的熱量,相當於2.7萬噸標準煤的熱量。一旦核能大幅利用,那麼煤礦產業必然受到毀滅式的衝擊,也嚴重挑戰石油業在全球能源的地位。」紀錄片中說。
隨著社會向核能過渡並遠離化石燃料,一場恐嚇公眾的長期公關活動於焉展開,部分資金來自煤炭和石油利益集團。一場運動散佈對無害低階輻射的恐懼,混淆了核武和核能的界線。加上三哩島、車諾比、福島三大事故的發生,更加深人類對核能的疑懼。「然而現實是,幾週內死於煤炭的人,遠比單一核事故來得多。若人類無法在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地球將遭受嚴重破壞。」
該片也對再生能源提出質疑,因為不管是太陽能,還是風能,能量密度都太低,必須花上很大面積的土地,才能獲得一點點不穩定的電力。而且,為調節這些不穩定電力,還必須搭配更多的天然氣發電系統,使得「可再生能源愈多,天然氣發電系統也愈多」,那麼是誰在獲利呢?
紀錄片更一個比喻來形容全球暖化的危機,就像是我們走在一個跨河的鐵路橋上,結果迎面來了一輛火車。你往反方向跑,火車一定會追上並撞死你。唯一的活路,只有從橋上往下跳進河流中。跳河很恐懼,但是不跳一定會死。「雖然人們會恐懼,但是克服恐懼才能存活。」
「有理想性的奧斯卡大導演Oliver Stone,曾替湯姆克魯斯執導《七月四日誕生》與《前進高棉》等片獲獎。他本來是一個反核份子,如今反核激情不再之後的理性思考地球暖化與核能可以有的幫助。」童子賢希望以此片讓更多民眾不再畏懼核能,理性思考如何讓地球免於暖化危機的解決之道。
更新時間|2023.12.05 15:18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