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2 16:09 臺北時間

鴻海研究院大秀研發成果 替微型高效能光達闢新路

mm-logo
財經理財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接任後成立的鴻海研究院,近期好消息不斷。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接任後成立的鴻海研究院,近期好消息不斷。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接任後成立的鴻海研究院,近期好消息不斷。繼日前與陽明交大電子所洪瑞華教授團隊,在第四代化合物半導體的關鍵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之後。2日,鴻海研究院又宣布半導體所所長郭浩中與洪瑜亨博士研究團隊,和國際半導體學院張翼教授團隊以及成維華教授團隊合作,成功開發出基於氮化鎵電晶體互補式架構的高頻高效雷射驅動電路,提供一個小型化、高效率的功率轉換模組,未來將可用於打造微型化高效能的光學雷達(光達,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LiDAR)。
鴻海研究院表示,本次的研究成果,已於今年7月發表在國際頂尖電力電子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IEEE TPEL)上。IEEE TPEL 期刊是由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下屬的電力電子學會(Power Electronics Society)出版,是電力電子學領域最具影響力和權威性的學術期刊之一。
郭浩中所長表示,「利用『空乏型氮化鎵電晶體』整合於『脈衝雷射驅動電路』,能夠縮小元件體積,並且實現高效率的功率轉換,以及產生任意頻率的光脈衝。」研究團隊使用互補式氮化鎵高電子移動率電晶體,打造高頻脈衝雷射驅動器 (High Frequency Pulsed Laser Driver Using Complementary GaN HEMTs)。
成維華教授進一步表示,我們所開發的高頻短脈衝雷射驅動器具備高達50MHz的切換頻率,脈衝寬度小於10奈秒,同時驅動峰值功率達50W,經過一系列分析與電路優化後,相比傳統脈衝雷射架構的理論最高效率37%,我們所提出的脈衝雷射驅動器轉換效率可達75%。
研究團隊已針對於基於「氮化鎵電晶體」的互補式脈衝雷射驅動方法,其對應的相關專利申請,正持續申請中。期盼持續推進第三代半導體技術,未來透過分享的方式,結合台灣半導體優勢,不斷提升光達等先進模組的微型化和高效率,為未來創新科技開闢新道路。
更新時間|2024.09.02 16:0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