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7 19:26 臺北時間

【半導體研發急先鋒2】美系AI晶片客戶訂單落袋 汎銓矽光子、AI晶片業務倍增

mm-logo
財經理財
看好矽光子與AI晶片未來的發展,汎銓科技董事長柳紀綸表示,該領域業績將有望年增2至3倍。
看好矽光子與AI晶片未來的發展,汎銓科技董事長柳紀綸表示,該領域業績將有望年增2至3倍。
在人工智慧(AI)驅動下,巨量資料運算需求激增,促使矽光子和共同封裝光學元件(CPO)技術快速發展,這不僅提升了材料分析(MA)和故障分析(FA)的重要性,也讓深耕相關技術的汎銓科技成為市場焦點。
本刊調查,憑藉其在矽光子和AI晶片分析領域的專業,汎銓已成為美系AI晶片大廠在台灣的獨家檢測分析合作夥伴,汎銓科技董事長柳紀綸預測,汎銓在矽光子與AI晶片相關業績將年增2至3倍。
「汎銓業務有幾個主軸,但未來最大的成長動能,埃米世代還是其次,最大的是矽光子跟AI晶片,從現在看1年時間,成長動能可能會到3倍。」汎銓科技董事長柳紀綸開心地說道。
據悉,汎銓針對矽光子已經具備提供「矽光子測試」及「光損中斷點定位分析」等偵測技術,不僅成功取得美系AI晶片大廠委外訂單,同時也是晶圓代工大廠矽光子研發合作夥伴。
當被問及到汎銓矽光子領域的優勢?「汎銓是第一家支援矽光子失效點定位的公司,就連我們的客戶都沒辦法做到所謂的定位。」汎銓資深副總暨營運長廖永順自信向本刊說道。
廖永順表示,矽光子技術在光訊號的傳導、波導和轉換過程中,可能因分光、濾光等缺陷或製程問題,導致光訊號衰減或散溢。因此,精準定位這些失效點或溢散點至關重要,可從中進行改善,確保光訊號的穩定傳輸。
廖永順舉例,就如一個病人,生病的時候醫生要找出病徵,可能就會去照X光、照CT,看看身體哪裡出問題,這就是上述所說的「定位」,先找出病徵再進行改善的步驟。
廖永順指出,汎銓在矽光子領域提供「一條龍」服務,從失效點定位到分析,其早期投入的技術優勢與客戶建立良好合作關係,然而,由於矽光子測試需光電同步進行,且電測試設備成本高昂,因此汎銓希望未來能與客戶分工,由客戶提供電測試機台,汎銓則負責光測試相關設備,共同擴充產線。
展望未來,廖永順認為,矽光子需求將大幅成長。他舉例,現在一個機架(Rack)連接72顆GPU,這個機架在怎麼加,最多500多顆GPU就是極限了,這時候還能用電訊號傳輸。而在此之中,1、2機架勉強能用電訊號傳輸,而到了第3個機架,就不得不用上光訊號來傳輸,最主要的原因在於距離。
廖永順解釋,因為電訊號採用銅線作為傳輸媒介,因為物理特性關係,銅線受到距離影響會有延遲的問題,在這狀況下,要平行讓GPU同時運作,甚至要同時訓練10萬顆GPU,不用上矽光子是沒辦法在同一時間傳輸、丟資料的,在此之下,矽光子的重要性也就油然而增。
綜觀而言,矽光子技術憑藉其高速、低功耗的特性,已成為推動AI運算效能躍升的關鍵。隨著資料中心對傳輸速度的需求日益增長,矽光子技術在未來將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並驅動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
更新時間|2025.04.07 19:26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