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2 13:40 臺北時間

鏡電視民調55%挺重啟核電 童子賢:三大力量推動台灣「重返核能」

mm-logo
財經理財
童子賢認為,民意的支持、產業民生的渴求、國家能源韌性的需要,正在推動的台灣一步一腳印的「重返核能」。(本刊資料照)
童子賢認為,民意的支持、產業民生的渴求、國家能源韌性的需要,正在推動的台灣一步一腳印的「重返核能」。(本刊資料照)
5月17日台灣核三廠完全停機,達成核電歸零目標,但根據鏡電視最新民調顯示,有過半數55.0%民眾表示贊成立院修法換照重啟核電,反對民眾為31.8%,對於全新出爐的核電民調,長期關心台灣能源政策走向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22日接受本刊訪問時認為,民意的支持、產業民生的渴求、國家能源韌性的需要,正在推動台灣一步一腳印的「重返核能」。
「觀察台灣近年民意,支持核能的民意已穩定在6成、7成之間。」看到鏡電視最新公布的政經情勢民調,針對立院三讀通過核電廠延役20年,台灣核電廠卻於5月17日完全停機達成核電歸零後,究竟民眾是否願意重啟核電?結果有過半數55.0%的民眾贊成立院修法換照重啟核電(29.3%非常贊成、25.7%還算贊成),31.8%民眾不贊成(13.5%不太贊成、18.3%非常不贊成)的民調數據,長期觀察挺反核民調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接受本刊訪問時說。
童子賢直言,從最新的民調數據結果,他認為在民意的支持、產業民生的渴求、國家能源韌性的需要,正在推動台灣一步一腳印的「重返核能」。
更何況國際間,從瑞士、瑞典、芬蘭、美國到日本,都以行動重返核能發電來協助改善空污、穩定民生與產業。「如今的台灣核電不是萬能,但少了核電萬萬不能。」童子賢說。
他更直白的點出,能源(尤其發電)的財政支出花費龐大,確實是政府政策必須緊握原則綱領的重要政策。因為國家能源一年花費大幅超過一兆台幣,這個支出是超過一年的國防預算、也超過一年的醫療健保預算,更遠遠超過科技研發教育預算。
「台灣應該重拾對核能發電的重視,這會有助於防止地球暖化與提升國家安全(增加能源韌性),也能增進國民健康(幫助加速淘汰煤炭發電)。」童子賢再度提醒。
尤其過去十幾年來,台灣因為反核與綠能,已付出重大的代價。最近幾年國際能源價格走高趨勢(包括俄烏戰爭),少了核能的幫助(台灣曾經核能佔比在50 %以上)台灣面對困境就缺少招架之力,且帶給台電龐大的虧損。
此外,童子賢也提醒,未來台灣持續發展先進產業會因能源面臨極大的挑戰。「因為AI科技產業與先進半導體產業都極為依賴穩定的電源供應。目前也正在極為有利的科技領先位置,不應該輕易把自己的優越條件搞掉。」他憂心地說。
童子賢認為,只是宣稱一直談2032年前台灣不缺電,當然可以宣示一種電力穩定的態度,但仍是一種消極被動的態度。更何況燒煤跟燒天然氣來追求「不缺電」也是一種消極的發電方式。
他建議,台灣應該主動積極追求穩定高品質、不排碳、穩定、經濟的電力。而讓核二核三延役,就是非常好的選擇。一方面可以減少台電虧損,又能減少台灣空污(如今近九成發電來自火力發電)。
最後童子賢也對本刊表達,台灣要認真的留住核電人才,也保護台電的核能發電管理體系,因為這是台灣累積40年才建立的管理體系,一旦流失恐怕重建不易。
更新時間|2025.05.22 14:45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