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有傑強調,潘客印與故鄉彰化的深刻連結,讓《我家的事》有如一部土地長出來的電影,因此劇組、投資者對在當地拍攝都有共識。地方政府與鄉親的協助,也使拍攝社頭火車站、襪子工廠等場景更順利。
潘客印透露,本想重回短片中的住家拍攝,卻因場地太小,不適合較大的電影劇組,只好另外找景。當時社群與在地親友都熱情提供資訊,幸運找到各方面條件都很適合的透天厝。

全片製作預算約3200萬元,監製謝君堯表示,申請到1200萬元的國片輔導金後,開始與一些投資方接洽,幸運獲得文策院投資1000萬元。「籌資順利的原因之一,是《姊姊》的成績不錯,引起投資方興趣,我們討論後,又決定與了解全片開發過程的大慕可可合作。」
剪接師出身的潘客印此次與李蕙共同剪接,監製鄭有傑解釋:「他過去是以剪接師觀點剪接,現在當導演,是用導演的觀點跟另一位剪接師合作。」潘客印也坦承:「以前在剪接台總想操控一切的節奏與情緒,但當了導演才體會到電影是團隊創作,不論跟演員或劇組人員工作,其實要能『放手』,保有空間讓別人一起加入,作品才能達到你未曾想像的高度,這也是我這次最大的收獲。」
《我家的事》是潘客印根植於家庭與家鄉的創作,日前該片特地在故鄉彰化社頭舉辦特映,他的母親也現身支持。潘客印透露:「之前跟媽媽分享電影故事,她聽完就說,『這部片會中、會紅』。她給我很大的空間、總是支持我,我才能走到現在。當導演的過程裡,我才觀察到『放手』的重要,其實我的媽媽總是能放手讓孩子去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