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人類最獨特現象之一,把不同語言的多群人丟在一個島上,他們就會設法發明溝通彼此的「通用語」。目前世界通用語是英語,族種多元的新加坡1965年獨立以來,便規定英語為第一語言,但各族語文並未偏廢,仍是輔助語。久而久之,「新涇濱」的英語蔚成風氣。根據新加坡《海峽時報》報導,目前至少有7個國家的大學正在矚目、研究新涇濱。
《海峽時報》舉了兩個新加坡自產節目《Xiaxue's Guide To Life》及《Ah Boys To Men》來凸顯星英文的特色,即充滿俚語詞彙、當地指涉詞及大量擬聲文字如lah(啦)及lor(嘍),然後自豪地指出,這兩個節目近幾年不光有娛樂功能而已,還成了學術研究對象。許多國家的語言學者開始引用節目中的對話,向學生介紹星英文如何變成英語文獨特的一支。
除了義大利、德國等7所大學之外,星國境外40多家學院都著書或寫論文探討星英文。波士頓大學語言學助理教授麥勒(Neil Myle)2016年12月也在檢驗腔調、方言及社會關係的模組裡,向學生們介紹了星英文。
麥勒表示,自己忍不住為星英文著迷,星英文有不少文法特色是與其他英語文分支有所不同的;其中最獨特的是分詞如lah,會加在句尾,「提到形形色色微妙的意思」(當然,韓語裡也有萬能聲詞如「思密達」)。
麥勒認為學生們會覺得星英文很有趣,原因在差別很驚人,而星英文作為一種接觸語言(contact variety)的歷史也令人津津樂道。接觸語言指的是一種語言,受到不同族裔用語的影響。影響星英文的有馬來語、中國官話、中國各地方言及塔米爾語。
德國弗萊堡大學英語系助理教授賴葛魯伯(Jakob Leimgruber)自2007年起便在課程中介紹星英文。他也指出,英文在新加坡不時與其他語言接觸,變化的潛力無窮。
儘管學者們對星英文是否該視為克里奧爾(creole)語言,看法不一,但賴葛魯伯則表示,他與不少鑽研星英文的學者一樣,認為它該算是英語文的一支,已歸結出自有的一套文法規則。
但星英文之好用,令不少新加坡文人擔憂,它反而阻礙星國人運用正規英文的能力。不過國立新加坡大學英語系講師Ng E-Ching對這種擔憂不以為然,認為星英文使用愈多,愈有助於使用正規英文。她說,如果以身為新加坡人為榮,就不會以講話一聽就是新加坡人為恥。星英文地位會起還是會落,端賴尋常新加坡人受尊重程度如何。
首圖截自Learning Singlish (Singaporean English)- Xiaxue's Guide To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