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6 06:11 臺北時間

【通才的後勁4】「慢熱」學習更持久 通才教育助下一代贏在終點線

mm-logo
文化
在職場上,「通才」往往比「專才」掌握了更多可用工具。(東方IC)
在職場上,「通才」往往比「專才」掌握了更多可用工具。(東方IC)
近年來,認知心理學家發現,學習並非是速度決定一切的過程,相反地,放慢學習速度似乎有助於加深知識和技能在腦海中留下的印象,透過經驗的累積,打下更紮實的認知基礎。然而,這種學習方式在短時間內可能顯得缺乏效率,如果是在學生時期,往往給人考試成績不如人的印象,引發父母師長焦慮。
但《廣度》這本書的作者Epstein認為,父母親在教育兒女時,如果因為擔心孩子輸在起跑點上,而急著替他們決定生涯路線,就會限縮了他們接觸不同事物的機會,犯下本末倒置的錯誤。
「不要覺得你會糟蹋一個未來的莫札特或老虎伍茲,」Epstein強調:「一般人都搞錯了這些神童的成功故事,其實莫札特和伍茲的父母並非從小就強迫他們玩音樂或打高爾夫球,而是反過來:是因為爸媽看到了小朋友對音樂和球類有興趣,才順應他們的天賦,加以訓練。」
「所以,你完全不需要擔心你耽誤了孩子的發展。如果孩子天生具備那些才華,自然會鋒芒畢露。」
「身為爸媽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讓兒女盡可能多接觸不同的領域,讓他們去互動、思考,也就是所謂的『自調式學習』,」Epstein對望子女成龍鳳的爸媽們,給了這樣的忠告。
Epstein認為所謂的「贏在起跑點上」、「虎媽」或老虎伍茲的成長故事,之所以被人傳頌,輕易佔據媒體版面,是因為這些故事符合社會上多數人對「專業」和「專家」的迷思,正對主流價值的胃口。但實際上,根據多項研究調查,類似費德勒這種大器晚成的成功模式,在我們的社會中更常見也更普遍;只是因為少了戲劇性,無法成為成為暢銷書賣點,也就少人關注。
事實上,過度強調專業,和過度細密的分工,不僅會成為教育盲點,更嚴重的問題是可能帶來「見樹不見林」的系統性缺失和弊病。2015年一份美國專業醫學研究報告發現,心血管疾病患者若是正好在大型心臟科醫療會議期間入院,死亡率不但沒有因為少了專科醫師看診而上升,反而呈現下降趨勢;研究作者推論背後原因,認為很可能是心臟專科醫師常被專業知識「綁架」,反射性地替胸痛病人安裝血管支架,而忽略了替病患找出真正病因。
「這就是過度專業分工的後果,正如俗諺所說:『如果你手裡只有一隻鐵槌,那麼所有東西看起來都像釘子』,」Epstein認為。
因此,無論你是1名專科醫師、為人父母、中年轉職,還是剛剛踏出校門,躊躇於人生方向的社會新鮮人,Epstein都建議你:與其執著於「速度」和「深度」,不如敞開心胸,多花點時間做廣泛了解和嚐試,拓展人生的「廣度」和眼界,才有能力在這個越來越複雜的網路化世界裡,看清和找到自己的定位。
資料來源:The Guardian, CBS News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