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偉棠推薦:
《我所告訴你關於山的一切》
- 作者:劉宸君
- 出版社:春山
她的確成為了傳遞隱密的山川訊息的蜜蜂,因此,她並沒有死。雖然她這本唯一的作品裡,詩文都充滿了所謂的「讖語」,預言著她作為人類肉身的死亡。
諸如「你會用山的方式死去嗎?/像一片落入黑夜的岩壁,富毀滅性/浸滿黑暗的眼睛/閃爍一種光亮的哀戚」「彷彿就快要可以下起一場/碰觸不到人的黑雨/尋找一個巖穴/陪伴因而被點亮/卻也因而乾涸的人」都宿命得觸目驚心。
「這個年輕人有的詩文已經寫得比我們都好……」我不禁發出吳明益一樣的愧疚之嘆。假以時日,劉宸君絕對能成為台灣文壇的耀目明星——我馬上覺得這種惋惜是多麼庸俗,她並不在乎。她詩中呈現出的那種靈氣與超然,我只在香港作家吳煦斌的少作裡見過。
關鍵是她的文字已不能只用文學去衡量,而是生命赤裸裸的耀光。難得的是她也始終有一個寫作者的高度自覺性,時刻駐留、徘徊、返觀,是自己與自己經歷的世界的冷峻解剖者。同時這又是赤子之心的爐火熊熊,她不但了解山,也很了解人的狀態,她書寫那些鴻爪雪泥間交錯而過的平凡生命,就像是寫自己的掌紋,深沉老道地沿著語言的脈絡進入世界的脈絡,遠超她的年齡可能達到的精度。
我無法用一篇長文去駕馭這些屬於某個巨大的未知物所引領而生的文字。劉宸君是有幸的、世間不多的能領受這未知巨物的人,也許因為如此,神以別樣的方式把她收回到未知國度中去。「若我先到了……雷電劈開宇宙時,/我把它們裝進酒杯/舉了起來」——這句詩,我視作她從容的告別與約定。
《我這個謎:寺山修司自傳抄》
- 作者:寺山修司
- 譯者:張智淵
- 出版社:大田
最近幾年寺山修司的作品在兩岸出版頗多,然而大多數是專欄文章結集。唯一例外是《寺山:森山大道》,內收數篇短篇小說,都是逸品,但由北京的攝影機構「三影堂」出版,文學人看到的不多。
《我這個謎:寺山修司自傳抄》雖然也是專欄文章,但有深意得多,當中能流傳如小說和詩的篇什不少。這跟其副標題「寺山修司自傳抄」有關,這是一個典型的寺山修司式惡作劇,懷有「文豪窺視癖」的我們,自然想像這是一部類似太宰治私小說那樣的,解開寺山修司作品裡那些「惡趣味」、「性隱喻」之類的鑰匙,因為佛洛伊德已經給我們打了包票。
然而真正的趣味來自「抄」,在東方古典文學裡,這個「抄」字往往意味著偽裝成紀實文學的虛構作品,諸如《春琴抄》、《百鬼夜行抄》等。寺山修司一如既往地在這些隨筆面貌的文字中書寫自己單親家庭的陰影、母親的曖昧等在他的戲劇電影裡永恆的母題;但同時不斷用恍惚的細節提醒虛構與現實的界線之模糊,甚至直接在一批回憶母親的最後一篇文章最後點出:我這些關於母親的散文都是虛構的。
這是通過以(在文學階級中被瞧不起的)專欄來逆襲小說,是對日本大行其道的「私文學」的反動,也是對熱衷於索隱的八卦型讀者的一次嘲諷。讓人想起深受寺山修司影響的攝影團體「挑釁」的名字——挑釁才是寺山修司的本性呢,不要忘記《扔掉書本上街去》這樣的電影,寺山修司的身上解構的力量構成了他最大的魅力。
文章也有讓人著迷的寺山調,比如這樣的句子:「沒有鬼朋友令人感到有點寂寞。然而,需要鬼朋友更令人感到寂寞。」「人們去馬戲團不過是為了看鞦韆飛人摔下來」——我看到了一個較為像薩德侯爵的魯迅,這才是真正的厭世大師。
《山羊之歌:中原中也詩選》
- 作者:中原中也
- 譯者:吳菲
- 出版社:台灣商務
如果真的有「大正浪漫」這回事,從童年直到19歲都在大正時代度過的詩人中原中也,無疑比他的同時代人更切合這個定義。如果說宮澤賢治是窺看了大正到昭和初期的危機四伏的阿修羅詩人,中原中也則是在危機四伏中感傷地為大正浪漫唱著悠長輓歌的少年。
中原中也是日本最忠實於象徵派文學的詩人,深受其翻譯的法國天才詩人韓波影響。然而他的同代人已經揚棄象徵派的逍遙與感傷,像俄羅斯詩人群體「阿克梅派」一樣,宣布:「打倒象徵主義!活生生的玫瑰萬歲!」中原中也的執著未免帶著一種夢幻的逃逸感,就這方面而言,竹久夢二的畫與之最為相稱。
中原中也的一生短暫、命運多舛,喪弟喪子,一如小林一茶和宮澤賢治的人生,是「被詛咒的詩人」,但他不作後者的宗教救贖,反而在厄運中低吟淺唱,這也許就是中原中也給予後來日本頹廢文化最大的魅力。
像〈回憶〉裡的「磚瓦廠之歌」那樣的「敘景」詩讓人想到柘植義春這樣的沈淪漫畫;〈羊之歌〉又讓人想到以同樣題目寫猶太人的悲哀的義大利詩人薩巴。這樣的詩人,注定在當下的日本「下流社會」青年當中引發共情——台灣的陰影下,也未嘗沒有許多中原中也蟄伏著、隱忍地抒情。
「早晨,遲鈍的陽光照著/有風。/一千名天使/打籃球。」(〈宿醉〉)我最喜歡的是中原中也這種從象徵派遊蕩到達達主義的幻象詩歌,當中有某種啟示錄色彩,其後被昭和、戰後的日本荒原派詩歌發揚光大,通過一本叫做《黃金幻想》的日本現代詩選集,影響了十六歲那時剛剛寫作的我。
陳栢青推薦:
《貓派》
- 作者:克莉絲汀.魯潘妮安(Kristen Roupenian)
- 譯者:呂玉嬋
- 出版社:皇冠
快,你現在問我最當代的故事是什麼,《貓派》絕對是名單上最新的一本。《貓派》裡收錄的短篇小說就是媽媽會告訴你:「不要玩你的食物。」現代人際關係裡最恐怖的則是:「你不餓,你只是在玩。」這絕對是貓的書,萌萌眼舔爪子、示弱、無辜,金絲雀在肉蹼與爪之間被玩弄,前一刻慵懶、後一秒不需要準備動作忽然全速啟動撲向前。小說裡寫的都是這些:關係裡的恐怖、一種槓桿原理、那個氣球漲到最大尖叫爆炸前可以撐到多大,還有「玩你的食物」。好小說就是能這麼壞,能這麼壞很不容易,而這麼壞,卻又壞得蠻不在乎的,壞得那麼純潔,那麼精緻,更不容易。而那種不容易,你會發現魯潘尼安多容易做到,一個情境,一個人(甚至不用兩個),然後,一切發生了。
全書的故事都很棒。但更棒是啟動故事的句法:「你知道你想要」、「你當然可以」、「看你都幹了什麼」。這些句子就是這時代我們的貞操帶,也是推我們下懸崖的手。是你能講出最邪惡的話,也是你聽過最動聽的詛咒。句子裡頭都是「你」,好像事情變成這樣,可以做什麼,都是你想的:包括被上、被調侃、關係裡被控制、強迫的性、變成一個壞人……但話說回來,那些句法裡隱藏的,其實是說話者「我」。「我」多邪惡,是柯南裡永遠的黑影、偶戲那撥弄的線。這當然是小說家拿手好戲,標誌出「你」和「我」。但如果更仔細看《貓派》,「我」在這裡頭扮演什麼位置?而句子裡的「你」真的不知道嗎?「我」真夠壞,可「你」是否早知道了,卻也有點期待,有點困惑,有點想知道接下來發生什麼?這時簡單的善惡黑白是非都沒辦法進行傳統的二分了,而《貓派》伸著它的爪呢,它只是在刻度尺上精微調度「你」、「我」位置,縫隙就變得比原本你想像的還要大了,你既認同,又感到被挑釁,但老實說,「你知道你想要」、「你當然可以」、「看你都幹了什麼」。你真的會對這本小說開口說:you are a bad bad bad cat。
是說你講這話的時候,真心這樣覺得,還是帶著某種有事就要發生的預感?縱容、憐愛或是更多……
《無父之城》
- 作者:陳雪
- 出版社:鏡文學
大家還在討論誰是X-MAN裡最強的超級英雄,其中一個人選就是X教授的兒子「大群」。大群體內有幾千個人格,各自擁有自己的超能力,大群一個人的存在,就足以稱之為「世界」。陳雪的長篇小說《無父之城》展現他說故事的超能力,他創造出台灣文學此刻的「大群」——陳雪甚至造了一個鎮,他寫出無數的臉、各種典型。他一個人生出我們的島來。
美麗少女失蹤了,神秘宗教興起,「藏有怪物的小鎮」,逐一登場的角色有各自的故事和兜不攏的證詞,《無父之城》絕對可以成為Netflix上的影集。該用美劇規格去拍攝,小鎮疑雲、破案神探……是你一個晚上不睡覺也想追完的那種,那裡頭推動的齒輪是對某種獵奇性的放餌與收線、之於「罪」的滾雪球辯證,情節相應於對真相的逐吋逼近而使張力水漲船高……但怪的是,他又接近金馬影展會出現的那種犯罪電影,有一種很導演的,很個人的,吃的是一種fu,重的不是口味是氛圍,人們總是懲罰自己大於傷害別人,抵達之謎的解答不在終點,途徑才是……
那是種矛盾的結合,他明明可以更娛樂,忽然切入運鏡特寫、對灑狗血或是怪奇之惡的細節反覆摩挲、去操作更多巧合,但陳雪又用敘述把這一切HOLD住,以一種速寫的、從更上方的對流層往下看的,把那些「會潰堤的」、「再也收不回來」兜在一個邊界上,我想說的是,《無父之城》做到一件事情是,「有容」。郝龍斌時代還講什麼容積率獎勵。《無父之城》示範的是小說怎樣讓陰影比本體建築大、涵括面積如何比實體空間廣、所以這本小說同時是放大又是縮小, 是縮影又是投影,我的媽啊陳雪一口氣像監獄門打開一樣放出一大堆角色(「大群」用他的超能力了)、他搞起一座鎮、他的時間縱深可以直達上世紀更早的年代,那樣多故事,那麼洶湧的情節,但一切又是壓縮——時間被壓疊、人性被凝縮、被打扁又彈起、他耐得起解讀、耐得起去解開他,你不要用通俗/文學去討論他。這是真正陳雪流的小說。
此外,我覺得陳雪寫出這一世代台灣文學少有經營的角色:seafood。也就是教主。將來的台灣小說史要注意這個角色啊。這個教主坐在小鎮邊緣,但又在世界中心,他說的話那麼可信,他的存在那麼善意,他改變很多人,但小鎮的螺絲又鬆掉了,這裡頭有什麼壞掉了,警察和小說家深入追查,他們這一路探索,就是鏡文學隔壁辦公室鏡週刊會寫的,黑白道不分政治與宗教彼此疊床架屋而青春少年少女心靈空洞像是容器……政治死掉了,信仰死掉了,什麼都死掉了,但整座小鎮,整個台灣需要一個父親,於是seafood誕生了。但這個seafood是惡嗎?陳雪寫出這個迷惘,這種動搖,這個不確定,那才是對這個世代最冷靜的確定。
《獸之夢》
- 作者:桐野夏生
- 譯者:詹慕如
- 出版社:麥田
桐野夏生的《主婦殺人事件》絕對是經典。要我說,應該找《庶務二課》的江角真紀子演。不講話,鋼鑄的手臂,鐵的心。流水線前帶棉手套,安靜的把人切割。刀鋒一樣的存在感。
那這本《獸之夢》就該找苗可麗或是馬世莉上戲。小說裡人們拼命講話,罵很狠。只要有兩個人以上存在,就爭吵。有三個人以上,就開團戰,誰坦誰補血,神走位互相遮掩拼命進攻。裡面都是些軟弱的凡人,小頭代替大頭思考,外表就是全部。只有自己沒有別人。泡水一樣發腫的身體,強硬的舌根,嘰嘰喳喳。沒得止休。
看《獸之夢》的好看在這裡。三四百頁,停不下來。那裡頭就是我們啊,小說中男人被捲進去的,不是自己的戰爭,他要選邊站。但原來世界上第二恐怖的事情是,你總不是打自己的仗,你因為情報錯誤,豬隊友,利益沒有,裂痕加大,倒楣事一堆。
而世界上最恐怖的事情則是,你的選擇,總是不對的。這不是恐怖的點,恐怖應該在,事已至此,你也就這樣認了。像小說裡主人翁總是輕易的認了。認栽了,認賠了。認出自己就是這樣軟弱和易於屈服。所以你也認了,跟著認同這個角色。認同,但不會喜歡。說到底,誰會喜歡看到自己易於屈服的模樣。而這屈服,人總是先屈服於自己,屈服於慾望,才跟著被鬼拉走。
盧郁佳推薦:
《這是愛女,也是厭女:如何看穿這世界拉攏與懲戒女人的兩手策略?》
- 作者:王曉丹、余貞誼、方念萱、姜貞吟、韓宜臻、胡錦媛、黃囇莉、楊婉瑩、孫嘉穗、陳惠馨、康庭瑜
- 出版:大家
愛女和厭女的兩手策略,就像胡蘿蔔與鞭子,驅趕著女人喪失自主。痛苦的群眾沒有發言權,便以為自己活該受折磨。有發言權的人,必須對群眾負起責任。學術界若不是社會問題的解答,就會是問題的一部分。
學術界在8、90年代是台灣社會進步的領頭羊之一,宣傳進步理念、組織社運抗爭、支持學運社團成長。但在政黨輪替後,台大城鄉所、世新社發所進步學者成為都發局長、政務委員、不分區立委,居住正義等卻仍碰壁無法實現。在評鑑、升等壓力下,許多學者習於噤聲、服從,學術圈的宮闈陰謀氣氛,反而成了社會停滯的幕後黑手。本書編者政大法律系教授王曉丹邀集一群出色的女性學者,英勇揭竿而起,精彩剖析PTT母豬教徒、裸照報復、父權家庭、房思琪、八里雙屍案、情感教育、反同運動、羞辱蔡英文的性別身分、原住民女性記者的發言權等性別議題,結構嚴謹,論理扎實,發人深省,每篇都足以展開中學生課堂延伸辯論,適於作為性別、哲學教材。
乃至因為本書批判輔大心理系事件,多場新書發表會都遭受徒眾鼓噪干擾,高聲指控該書不公正、又拒絕指出哪裡有錯,竟要作者自己找錯。鑑照出輔心事件至今,教授大老們鄉愿的沉默,放任其盤根錯節的產官學勢力、廣大基層繼續以「弱者」污名化受害者,讀者才知道身在學界,連發言都需要道德勇氣。本書的道德勇氣高度值得讀者喝采,挑戰官官相護的共犯結構,為學界言所當言開第一槍,就是這股批判精神帶著社會前進。期待更多學者接下她們的挑戰書,探索學術與社會的真面目。
《社會不平等》+《收入不平等》套書
- 作者:理查.威金森、凱特.皮凱特(Richard Wilkinson, Kate Pickett)
- 譯者:黃佳瑜、溫澤元
- 出版:時報
數十年來社會經濟成長、所得提升、死亡率降低,為什麼民眾的幸福感反而降低?為什麼心理困擾、壓力、成癮、肥胖的威脅越來越普遍,構成社會的重大危機?兩位英國流行病學教授,理查.威金森和凱特.皮凱特,2009的《社會不平等》,2018年的《收入不平等》,發現貧富懸殊的傷害如此全面,超乎想像,傷害人群的身心品質,也殘害社會的安定福祉。平等的社會,擇偶注重愛情;不平等的社會,擇偶注重金錢、階級地位、野心。許多母豬教徒經常罵台女擇偶只看錢,如果翻閱本書,他們就會發現錯怪了女性,無論是女性或他們自己,都是階級特權不公平的受害者。平等社會有高度信任,助人為樂;而不平等的社會力求證明男性雄風,崇尚槍械、休旅車、猜忌防衛、個人主義和門禁系統,女性地位低落。社會評價威脅了所有人,而這是經濟不公平分配的直接結果。這套書不但清晰、犀利點破政治決定日常幸福的直接關連;更帶領讀者鳥瞰各種社會問題的研究精華,像是參加全球頂尖論文的讀書會,書單美不勝收,令人怦然心動。一夕促膝談,勝讀十年書。英國公衛學界研究不平等幾十年,蓋世功力都在這裡,等著為入門者灌頂,身為讀者,我很榮幸。
《極端政治的誕生:政客如何透過選舉操縱左右派世界觀的嚴重對立》
- 作者:馬克.海瑟林頓、強納森.偉勒(Marc Hetherington, Jonathan Weiler)
- 譯者:陳重亨
- 出版社:有方文化
月前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教授沈伯洋一篇演講洗版臉書,警告台灣社會已遭中共滲透,灌輸資訊來操縱選民投票給誰。測試看你在色情網站搜尋的關鍵字:SM、BDSM、性暴力、亂倫、外遇,對應政治傾向,準確率有97%。資料採集公司10年前把人分成70種,現在3000種,對應怎麼行銷騙過你這種人。方法最早用在股市,操縱金融市場。我發現它已不是網路商城統計購物車內啤酒和尿布的相關,而是對思考模式本質性的探索。就像美劇《破案神探》描述側寫連續殺人犯技術的誕生,這三千種識別點足以精密側寫模糊大眾的輪廓。宮部美幸的《模仿犯》等推理小說登錄大量平民配角的生命史,如果當中某些人有共通之處,是什麼?
在我揣想亂倫AV迷的政黨傾向時,及時雨《極端政治的誕生》宣布,透過四個教養問題,就能準確測出受眾的政治態度。兩位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政治系教授馬克.海瑟林頓、強納森.偉勒,在本書中揭露生物政治、人格特質造成了左右兩派的差異,使兩派的生活品味、居住地區、宗教,都截然不同,關鍵在於安全感決定開放程度。右派經常處於戰或逃的壓力下,深信非常時期要用非常手段,使川普「我來保護你」的主張在他們眼中更具吸引力。作者以此精彩解釋了當代許多政治危機的起源,振聾發聵,引人入勝,所指出的政治現實經常令人毛骨悚然:種族歧視在歐美是吸票機,因為把移民當成貧富懸殊怒火的代罪羔羊很方便,右派會對你死忠,而中間選民也不會因此不投你。
美國的移民人口雖然成長到3成,看似左派政黨應該成長;但白人也加速流向保守黨,因為失業的中年白人會在家看電視看到死,他們是川普假新聞操縱的囊中物。台灣龐大的軍公教等退休人口,同樣在明年統獨大選中舉足輕重。如果你受亡國感之苦,本書能提供務實的對策。
黃宗潔推薦:
《貓隱書店:告別有河與河貓》
- 作者:隱匿
- 出版社:木馬文化
乍看之下,這是一本在編排上有點「任性」的書,結合了詩與散文、貓與書店、作者本人與其他作家的作品,讓人分不清該如何定義或說定位它。除此之外,這些文章與詩在主題上的比例也明顯不均──貓的部分比書店多出許多。如此率性而為的結構,卻正凸顯出隱匿的真心與真性情;書寫的篇幅回應了生命重心與課題的比例,回應了寫作當下的心境與情境。生命的本質,從來不可能是結構方正規規矩矩的形狀,隨時有轉折、岔入與截斷。正因如此,閱讀《貓隱書店》,彷彿隨著隱匿與貓的生命經歷一同起伏。它並非「又一本」貓奴宣言,或愛貓人的心情抒發,事實上,隱匿不是出版了一本關於貓與書店的書,而是交出一段有貓有書有河的生命史。
拿掉《貓隱書店》的書衣,會看見134隻貓咪的名字,端端正正地寫在內封上,在〈貓咪的名字〉一文,你會和這些名字再相遇一次:始於貓老大,終於夢露,一絲不苟,一個也不少。沒耐性的讀者或許會選擇整段跳過,但這篇文章最合適的讀法其實是,跟著隱匿一起把貓的名字唸出來,因為這些名字,不只貫串了有河book這間書店的歷史,也是隱匿心上「深深淺淺的腳印」,是每個獨一無二不同花色不同個性的生命記憶。
記憶如同腳印,有輕有重,有愛就有疼痛。它是如此貼近寫作者的生命姿態與性格,導致《貓隱書店》具有一種非常極端的特質,既強烈又含蓄,既坦率又壓抑。有些時候,一兩句話簡單帶過的,背後其實是難以想像的巨大壓力,但那些曾經的痛苦與悔恨、可能錯誤的決定,她也並不迴避。例如〈豆比〉一文細數「生命中最痛的一頁」,可說是全書最痛的幾頁,痛到令人幾乎難以卒讀。但為何明知會痛到淚眼模糊,生活中會有那麼多不足對外人道的困擾(想像一下一覺醒來發現自己睡在貓尿裡的感受),依然要選擇這樣的生活?看完全書,你會發現隱匿沒有要說服誰愛貓或愛書,她只是透過134個貓咪的名字,透過開書店的11年時光,讓我們看到生命與生命的相遇。其中有些並不如想像中浪漫(例如臭臉的書店老闆娘與奧客的相遇),有些卻純粹透亮,宛如河上閃爍的金光。
而隱匿的書寫,毋寧是為了心上那深深淺淺的,相遇的痕跡。儘管痕跡踩深了,有時就成了洞。例如當一隻貓突然失約,再也無法繼續每天夜裡的約會,「此後/你眼睛裡的夜色/就有了一個洞」(〈洞〉)。書寫,未必填補得了眼裡心上的洞,但至少可以讓這些曾經的名字不被忘記。就算連貓自己都忘了那段書店時光也沒關係。隱匿說:「過去的事,我一個人記住就可以了。」
《死亡航跡:豪華巨輪露西塔尼亞號,扭轉一戰的致命十八分鐘》
- 作者:艾瑞克‧拉森(Erik Larson)
- 譯者:謝樹寬
-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1951年5月1日,豪華郵輪露西塔尼亞號在經驗豐富的透納船長(Capt. William Thomas Turner)帶領下,由紐約出航前往利物浦。這艘被譽為「人類到此刻為止所有已知、已發現或已發明的一切事物完美縮影」的海上巨輪,承載著人們的驕傲與渴盼,卻在5月7日遭到德國U-20潛艦所發射的魚雷攻擊,並在短短18分鐘內徹底沉沒,造成一千多人喪生,無數珍寶沉入深海──包括一本狄更斯親筆註記的《聖誕頌歌》──而事發當時距離到埠,只差十餘個鐘頭。
「死亡航跡」(dead wake)一詞原本在航海術語裡,是用來形容水面上會消散的水流跡線,露西塔尼亞號在海面所留下的,卻是不折不扣通往「死亡」的水痕。向來擅長以文學筆法轉化非虛構歷史事件的艾瑞克•拉森(Erik Larson),選擇這場知名的大型船難為故事題材,他企圖還原與呈現的,卻非災難片般的驚悚場景──儘管在本書第四部「黑靈魂」中,拉森依然將那以恐懼來說太漫長,以求生而言太短暫的18分鐘,刻劃得令人怵目驚心。
但拉森的作品難得之處,在於他從不因為故事本身可能的戲劇張力而失去拿捏的分寸,即使處理最能繪聲繪影加以渲染的詭異傳說,下筆同樣謹慎節制,描述芝加哥博覽會的《白城魔鬼》即為明證。該書的主角之一,連續殺人魔賀姆斯死後發生多起離奇事件,參與逮捕和審判的相關人等陸續死亡。但拉森無視這個充滿小說可能性的發展,僅以三言兩語在全書終章簡略交代,謹守不過度渲染與詮釋歷史的嚴謹態度。
《死亡航跡》亦延續著拉森一貫的寫作風格,透過一戰時期的檔案文獻、影像紀錄、戰爭日誌,以及生還者的陳述,交織出此趟航程背後蒼白而已逝的「死亡航跡」,是如何在種種人為操作與機運匯聚之下發生。他透過露西塔尼亞號以及U-20潛艦的雙線敘事,勾勒出兩位關鍵人物:透納船長與史威格上尉(Kptlt. Walther Schwieger)的性格和決定,並在其間巧妙地穿插英國掌握機密情報的「四十號房間」、露西塔尼亞號的幾位乘客、與美國總統威爾遜的愛情故事,讓讀者看見露西塔尼亞號百餘位美國籍乘客的命運,如何影響了美國參戰的決定,這背後又是多麼複雜的、重重疊疊的因果而以致之。冰冷的罹難數字背後,銘刻著戰爭的殘酷本質,以及歷史的某種偶然與必然。
如今,改變一戰歷史的U-20潛艦指揮塔,仍靜靜地停在丹麥措斯明訥(Thorsminde)博物館外的草地上,只是充滿鏽蝕的它,已如「一個廢棄的冰箱,……剩下被遺棄的幽魂。」但是,書寫歷史,正是為了招魂。透過拉森的文字,那段被時光和海水掩埋的歷史,方能「像在黑暗中劃亮的火柴一般,彷彿活了過來」。
《跳舞骷髏》
- 作者:凱瑟琳‧安‧德特威勒(Katherine Ann Dettwyler)
- 譯者:賴盈滿
- 出版社:左岸文化
相較於已有不少知名譯著與本土論述的文化人類學,凱瑟琳•安•德特威勒(Katherine Ann Dettwyler)這本由「體質人類學」觀點切入的《跳舞骷髏》,對國內讀者而言,可能是較為陌生的領域;此外,德特威勒的研究主題是探討西非馬利的母乳哺育和兒童營養、成長發育的關係,書中所述又是將近三十年前的狀況,或許更讓人誤以為閱讀起來會有時空上的隔閡感。然而事實上,本書讀來相當平易,因為德特威勒的重點,並非詳述自己在田野所得的統計數據與調查結果,而是遊走在白人、女性、母親與體質人類學家的不同身分之間,透過自身的文化背景與專業知識,反思人類學對研究對象的日常生活,能產生什麼樣的影響與幫助?又該如何避免文化偏見帶來的侷限?
綜觀全書,可以發現德特威勒從不避諱上述不同角色可能帶來的觀點差異與情感矛盾。例如當村長描述當地長不大的小孩會被當成惡靈,帶到樹叢裡,然後他們就會「變成蛇爬走」,她一方面以人類學家的身分對這「奇風異俗」的民族誌資料感到興奮好奇,但身為(西方文明世界的)母親,她同時又帶著感性的眼光,想像馬利鄉下的父母,讓殘疾孩子自生自滅的心情。對她來說,這種「身為人類與身為人類學者的衝突」,在研究過程中總是不時浮現。但德特威勒並未以學術的角度論述研究倫理的艱難,而是以自身經驗陳述內心矛盾:「參與觀察在課堂上聽起來輕鬆簡單,只要一邊參與一邊觀察就好。若你研究的是音樂或鐵器製作當然可以,甚至政治也沒問題,但在朋友的喪禮上要怎麼參與觀察?」
換言之,她的不同身分不同角色,常讓她游移於不同的思考模式和情感態度,但這些「不一致」,反能帶來更多元的視角。例如當一個唐氏症女孩的父母形容女兒,「除了不講話,就跟其他小孩一樣」時,德特威勒以同為母親的身分,想到自己得了唐氏症的兒子,不禁感嘆美國小孩或許可以接受早期療育克服障礙,但馬利小孩卻得以活在一個不以偏見眼光看待他們的文化中;但是當她回到營養教育的研究主題時,體質人類學家的身分就會提醒她,若人們習慣小孩「就是長這樣」,對所有問題和狀況都不以為意,也會帶來困擾。
另一方面,德特威勒在對「異文化」進行往返辯證的過程中,許多看似「什麼也問不出來」的「失敗」田野經驗,反而讓她更能試著貼近對方的文化脈絡與思考邏輯,避免穿鑿附會的詮釋。就像她和馬利的婦人討論割禮時,曾引述某本書上看到的說法,對方卻說:「誰告訴他我們這樣相信的?」西方文明對第三世界的詮釋,總有著太多自以為是的「他們這樣相信」,透過德特威勒的作品,我們未必能「更了解馬利」,但了解自己的不了解,或許正是看見與認識異文化的起點。
書評委員簡介:
廖偉棠
詩人、作家、攝影家。曾獲香港文學雙年獎,臺灣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等,香港藝術發展獎2012年度最佳藝術家(文學)。曾出版詩集《八尺雪意》《半簿鬼語》《春盞》《櫻桃與金剛》等十餘種,小說集《十八條小巷的戰爭遊戲》,散文集《衣錦夜行》和《有情枝》, 攝影集《孤獨的中國》《巴黎無題劇照》《尋找倉央嘉措》,評論集《異托邦指南》。
陳栢青
1983年台中生。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畢業。曾獲全球華人青年文學獎、中國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台灣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等。作品曾入選《青年散文作家作品集:中英對照台灣文學選集》、《兩岸新銳作家精品集》,並多次入選《九歌年度散文選》。獲《聯合文學》雜誌譽為「台灣40歲以下最值得期待的小說家」。曾以筆名葉覆鹿出版小說《小城市》,以此獲九歌兩百萬文學獎榮譽獎、第三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銀獎。另著有散文集《Mr. Adult 大人先生》(寶瓶文化)。
盧郁佳
曾任《自由時報》主編、台北之音電台主持人、《Premiere首映》雜誌總編輯、《明日報》主編、《蘋果日報》主編、金石堂書店行銷總監,現全職寫作。曾獲《聯合報》等文學獎,著有《帽田雪人》、《愛比死更冷》等書。
黃宗潔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系學士、國文學系碩、博士。長期關心動物議題,喜歡讀字甚過寫字的雜食性閱讀動物。著有《生命倫理的建構》《當代台灣文學的家族書寫──以認同為中心的探討》《牠鄉何處?城市‧動物與文學》《倫理的臉──當代藝術與華文小說中的動物符號》現任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