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敏透露,曾經在營養門診上有一名三寶媽求診,她的3個小孩分別就讀幼兒園中班、大班、小學,諮詢過程中小朋友明明坐得好好的,但只要其中一個小孩動一下,患者就變得很緊張,以為小孩要摔倒或是尿褲子,根本無法好好諮詢。之後,高敏敏詢問患者的飲食習慣,發現這名媽媽天天喝2杯特大杯美式咖啡,且嗜吃甜點、炸物。高敏敏指出,咖啡因、糖、加工食品等,會讓人越吃越神經質,特別公開能穩定情緒的「6大營養素清單」,分別是維生素D、鈣、鎂、色胺酸、維生素B群及Omega-3脂肪酸。
首先,人體若缺乏維生素D會感到焦慮、肌肉無力、骨質疏鬆,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包括菇菌類、鮭魚、沙丁魚;礦物質「鈣」則有助於放鬆肌肉、舒緩壓力,可藉由牛奶、豆乾、豆皮、小魚乾、黑芝麻等食物補充;而礦物質「鎂」可穩定神經、提升睡眠品質,平時可多食用綠葉蔬菜、紫菜、堅果、燕麥、香蕉等食物。
另外,色胺酸可製造快樂賀爾蒙血清素,食物來源包括香蕉、牛奶、乳酪;維生素B群則是維持神經系統運作最重要的維生素,全穀類、肉類、深色蔬菜等食物皆富含色胺酸,最後一項Omega-3脂肪酸則可減緩憂鬱、延緩腦部退化,建議可多食用鯖魚、秋刀魚、鮭魚、沙丁魚等攝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