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西島秀俊主演的《在車上》在知名影評網站爛番茄獲98分一面倒的好評,濱口謙虛表示,「如果你要問我是否一開始就預料到在海外會受到歡迎,有點難說。不過將村上春樹作品拍成電影這件事非常有價值,但也相當困難且具風險。殺青後剪輯時,我看到鏡頭裡演員的演技,感受到這次好像真的拍出有力道的作品。」
雖並非刻意放眼海外市場,但濱口坦言:「《在車上》的確和現今日本電影市場的主流作品風格不大相同,我有意識到在日本大概很難賣了,只覺得,我至少做了一部還算符合標準的作品而已。」
與《在車上》同時期製作的三段式電影《偶然與想像》在柏林影展勇奪銀熊獎,在台灣也開出300萬元的票房佳績,去年11月至今已上映2個月,是少數在台上映期間較長的作品,《在車上》1月舉辦特映場次,更是一票難求,可見濱口已深深擄獲台灣影迷的心。
《在車上》長達近3小時,《歡樂時光》兩集更有5個小時,儘管如此,濱口卻能透過他特有的敘事手法,讓觀眾深陷於每個故事之中。他表示自己在創作時最重視兩件事:「第一個是要讓人驚豔,看了會覺得『欸欸欸?居然有這種事情嗎?』的感覺。當然做電影要讓大家覺得貼近現實,但我認為應該要是很貼近,卻又有點距離的東西,觀眾才會因那相似中帶有的差異性感到驚訝,期待在自己所生活的世界裡,某天也能遇見一些不太了解的事物。」
另外則是要「打動每個觀眾」,他感嘆在網路發達的現代,電影很容易被當成普遍的資訊,混在大量的社群貼文之中。「但有人會因一部電影,人生出現轉變。我認為電影有這種力量,所以在創作時,我希望能夠傳達給每一位看我作品的觀眾一些訊息,那是我想做的電影。我也不會用數量來思考觀眾,當然製片或是電影公司必須要將觀眾數量化,畢竟某種程度上來說,電影必須要有人支持才成立嘛,但以我的立場來說,就是希望觀眾看完我的作品後,都能帶走一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