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封平早期從事IT產業,2018年看見虛擬網紅的發展趨勢,偕同台灣動畫、聲優、網紅及科技等15家廠商成立台灣第一個VTuber聯盟,於2019年正式成立協會,目前約有50名會員。
虛擬網紅源起於日本,VTuber始祖「絆愛」2016年出道,以動漫形象為外觀、真人聲優「中之人」演繹。2019年虛擬網紅經紀公司Hololive打造「桐生可可」「兔田佩克拉」等知名VTuber帶動產業爆發。2021年日本VTuber累積出道人數達1萬5千人。
至於台灣從2017年第一位虛擬網紅「虎妮」誕生至今,累積近千名VTuber出道,雖有「杏仁咪嚕」「鳥羽樂奈」和「瀕臨絕種團」等頗具人氣的虛擬網紅,但整體產業尚未形成規模,大多仍單打獨鬥。
即使台灣VTuber訂閱數不多,但粉絲黏著度高,曾有VTuber在2小時內獲10萬元贊助。
不過虛擬網紅的產值爆發力不容小覷,陳封平指出,即使台灣VTuber訂閱數不多,但粉絲黏著度高,曾有VTuber在2小時內獲10萬元贊助。加上虛擬網紅跨時空的特性,有利開拓海外市場,例如日本絆愛的訂閱數約3百萬人,有7成是外國人;台灣虎妮也有不少日本觀眾,可吸引不同國家粉絲贊助。
陳封平觀察,雖然台灣虛擬網紅產業起步只晚日本不到1年,卻發展遲緩,主因是欠缺資金。日本2020年上半年就有約44億日元(約新台幣11億元)投資虛擬網紅產業。
而日本虛擬網紅能在全球蔚為風潮,Hololive等經紀公司的幕後擘劃是主要原因。陳封平認為,台灣要擴大產業規模,經紀公司積極投入是重要指標,由經紀公司培養、形塑虛擬網紅的風格,加上行銷推廣,成為好IP,就有機會進行更多商業行為。
此外,中國大陸、韓國的民間企業近來也投入開發與真人外貌相似的「擬真型虛擬網紅」。前者有虛擬偶像「翎Ling」拿下特斯拉、時尚雜誌Vogue等代言;後者有虛擬模特兒「Rozy」,去年的商業收入達10億韓元(約新台幣2千3百萬元),未來計畫進軍歌壇。「韓國如果以流行音樂(K-pop)結合虛擬網紅,會非常有競爭力。」陳封平說。
真人與虛擬人互動時易卸下心防,且真人網紅汰換率高,虛擬網紅捲入醜聞機會低。
台灣至今沒有明顯的虛擬網紅投資趨勢,「我認為是對產業的認知還不夠。」陳封平說明,真人與虛擬人在互動時較易卸下心防,且真人網紅汰換率高,虛擬網紅捲入醜聞的機會低,若懂得經營虛擬角色,真人網紅可從表演者變成經營者,在圈子會有更多機會。
為讓外界更了解虛擬網紅,台灣虛擬網紅協會定期舉辦「國際虛擬人論壇」,邀請日本等國際業界人士分享最新產業趨勢;也推動產學合一,例如與長榮大學合作建置校內新一代虛擬攝影棚,協助技術及設備諮詢,讓學生實際參與演練。陳封平表示,期待長榮大學成為VTuber推廣中心,提供中南部相關產業完善的技術支援實作平台。
挖掘人才方面,協會每年攜手台灣動漫圈舉行「虛擬網紅設計大賽」,主題包括台灣鄉鎮吉祥物、在地商圈等,期望讓虛擬代言人走進社區、將其IP化,目前已有參賽者設計的角色IP被買下。
此外,協會去年也與霹靂台灣台合作,推出台灣第一檔VTuber電視節目《阿宅跑起來》,由真人與虛擬人共同主持,與全球13名VTuber訪談互動,讓真人、虛擬主持人及VTuber來賓同時置身在虛擬場景。陳封平表示,協會有VTuber的人脈與技術資源,協助節目以跨境虛實整合的方式呈現,開拓虛擬網紅及虛擬技術在影視圈發展的可能。
有創意與生命力的虛擬人將是元宇宙的重要組成,可為真人提供各種服務。
近來「元宇宙」成為顯學:以AR、VR、物聯網和區塊鏈等新科技為基礎,人人可透過虛擬分身在虛擬世界工作、社交和生活。雖然目前元宇宙定義眾說紛紜,但陳封平認為,有創意與生命力的虛擬人將是元宇宙的重要組成,可為真人提供各種服務。
尤其在疫情時代,虛擬網紅可快速與人建立互動,被認為是元宇宙中極具想像空間的產業。而虛擬網紅的靈魂為「中之人」(幕後配音的真人聲優),因此台灣虛擬網紅協會今夏將與亞洲虛擬人協會聯合舉辦「元宇宙靈魂大賽」:由台灣、中國大陸、泰國等五家橫跨動漫、電影、科技的公司推出五隻虛擬角色,進行中之人團隊的配對選拔。為降低比賽門檻,協會屆時將提供技術支持,參賽者只要負責創意與表演,以此挖掘優秀人才進入產業。
陳封平認為,VTuber未來的發展不侷限於直播、歌唱、表演。他拋出「VTuber Plus」的概念,例如用AI結合VTuber,也許能在長照產業發揮功能:「長者容易健忘,會重複問問題,可以找一個熟悉的動漫形象製作成AI虛擬人,先在資料庫設定答案,再由AI虛擬人回覆。」虛擬人與真人互補,在特定產業形成助力,「相較其他已經成熟的產業,VTuber反而有更大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