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1 05:58 臺北時間

【AI算病早知道】生什麼病AI提早示警 科技巨擘強攻早覺醫療台廠也參戰

mm-logo
財經理財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70歲願望:希望讓AI隨時掌握自己的健康,隨著科技的進步,或許有機會達成。。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70歲願望:希望讓AI隨時掌握自己的健康,隨著科技的進步,或許有機會達成。。
正當全球科技業因升息、俄烏戰爭放緩投資腳步,電商巨頭亞馬遜(Amazon)卻在7月砸下39億美元(台幣1,182億元)收購擁有近77萬名會員的醫療保健公司One Medical,這樁亞馬遜史上第三大、溢價高達近77%的收購案引起各界熱烈討論,彰顯亞馬遜對早覺醫療(Early Medicine)的企圖心。
本刊調查,在AI(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的助攻下,涵蓋早期預防、檢測與診斷等早覺醫療商機將突破千億新台幣,除國際科技巨擘爭相布局,電子台廠也不落人後,在既有智慧醫療版圖再闢新藍海。
人往往都是生了大病才領悟—最難買的不是藥,而是「早知道」。知名英文教學網紅阿滴自爆花了一年治療憂鬱症;資深藝人余天女兒余苑綺直腸癌癌逝前已接受超過70次化療;除此之外,謝祖武、唐從聖等多位藝人均曾因失智症家人所苦。小小的網紅與演藝圈,彷彿就是台灣社會的縮影。
令人欣慰的是,隨著科技的進步,這些棘手的疾病,已可運用大數據精算風險,如同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曾在70歲所許下的願望:「希望讓AI無時無刻掌握自己的健康。」北醫醫學科技學院教授李友專表示,用AI算病,不但將成醫療結合科技新顯學,更是降低醫療成本最可行的方法之一。
「早覺醫療跟預防醫學的概念並不一樣,前者更針對個人;後者比較類似族群普篩,著重公共衛生。」談起早覺醫療,2018年起就積極鼓吹的李友專語帶嚴謹向本刊解釋。
李友專舉例,若一名乳癌患者想知道自己的存活率,當醫生告知國人5年平均存活率約6成,「這數字其實沒太大意義,因為她的年齡、罹患原因,都不見得是相關數據所設定的主角。」
簡而言之,早覺醫療係依靠個人化資料與好的演算法來完成,當每個人的健康數據輸入到系統,可找到「更屬於自己」與群體相比的風險區,才能更精準地從早期預防、早期偵測做到早期診斷。
李友專特別提到,AI運用在醫療已經多年,全球新創以往多重視醫療後期的精準治療,例如病理影像導入AI提供精準判斷,但現已慢慢往前期的精準預防投入,連科技大廠也慢慢靠攏。
像是微軟的Microsoft Cloud for Healthcare ,就是利用雲端服務從治療、照護到個人預防來發展醫療生態系;谷哥(Google)旗下的Google Health,其最終目標也是要利用精準的數據透過AI診斷個人健康。
今年7月,亞馬遜以39億美元收購美國醫療保健公司One Medical,由於這家公司去年營收僅4.93億美元,亞馬遜卻願意以77%的溢價空間買下;業界人士認為,One Medical背後近77萬筆的會員數據是寶貴金礦,未來,亞馬遜或許更想透過醫療保健服務的過程累積大量問診數據,發展早覺醫療的相關服務。
亞馬遜以39億美元、溢價77%,收購擁有近77萬名會員的One Medical,彰顯布局早覺醫療市場之企圖。
據Verified Market Research最新報告指出,全球AI應用醫療診斷的市場規模,將在2030年逼近99.4億美元(約新台幣2,982億),10年期間每年複合成長率高達33.7%,主因就是AI的普及加上互聯網助攻。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3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