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8 05:58 臺北時間

【鋰電池新兵報到1】格斯仿效台積電營運模式 鈦酸鋰電池超強穩定性獲日美青睞

mm-logo
財經理財
格斯科技1GWh的中壢新廠落成後,未來有機會爭取到更多的鈦酸鋰電池代工訂單。
格斯科技1GWh的中壢新廠落成後,未來有機會爭取到更多的鈦酸鋰電池代工訂單。
在仔細分析過全球電池產業的生態、特性後,格斯科技董事長張忠傑與技術長葉國偉等核心幹部,共同制定了格斯的發展策略。參考護國神山台積電在半導體產業的晶圓代工的成功模式,格斯不堅持做品牌,而是走電池芯代工的營運模式,以自家研發的軟包電芯技術,成功地敲開同業的大門,因為越來越多廠商來接觸業務,也造就耗資近40億元的中壢新廠的落成。
針對格斯的發展策略,張忠傑向本刊表示,國際上做鈦酸鋰電池的廠商很少,格斯的技術完全是自己開發,並勇於嘗試跟日本廠商挑戰;由於,日本客戶只會做方罐不會做軟包,因為彼此產品有區隔,所以才有合作的機會。在正式合作之後,日本客戶方面也帶給格斯很多製程與品質管理方面的改善建議,進一步強化格斯的競爭力。
提起鈦酸鋰(LTO)電池的應用,張忠傑認為,只要是對電池安全性要求很高的場域,就是鈦酸鋰電池潛在的市場,與發展的利基。像國外儲能廠電池常有爆炸起火的事故,這就是鈦酸鋰電池很好的機會。事實上,格斯的客戶目前主要就是將鈦酸鋰運用在半導體的AGV(無人搬運車)、電動巴士,以及儲能的場域;此外,像日本東芝(Toshiba)所生產的鈦酸鋰電池,更被運用到捷運上。
伴隨再生能源的蓬勃發展,TrendForce預測,全球儲能市場裝置容量將從2022年的65Gwh,快速成長至2030年的1160Gwh。顯而易見,張忠傑已經看到儲能市場對電池強烈的需求,才會砸下40億的資金建立1GWh電池廠,並將其中6成產能拿來生產鈦酸鋰,剩下的4成生產高鎳三元。張忠傑樂觀地表示,明年下半年就有機會看到格斯產能滿載,若產能持續滿載,3年左右便有機會回收新廠的投資資金。
台灣中油曾研究過許多電池技術,最後基於安全因素,優先選擇鈦酸鋰電池負極材料的開發與研究。
張忠傑說,鈦酸鋰能量密度雖普遍只有鋰鐵或三元電池的一半多一點,造成同樣的儲能裝置容量,電池使用量可能多上1倍,但鈦酸鋰的壽命比他們要多上1倍,使用20年也不需更換,所以與鋰鐵或三元鋰相比,儲能廠電池的總體建置成本其實差不多,具備成本競爭力。
「格斯正在研發下一代的鈦酸鋰電池,能量密度大概可提升至少四成,但成本依舊維持不變,這會讓格斯的鈦酸鋰電池更有競爭力。」張忠傑表示,前一陣子跟著貿協跑歐洲與美國,業務拓展方面頗有收穫,美國有些國防軍工相關的業者對格斯的鈦酸鋰電池頗有興趣。
格斯於今年5月12日登錄興櫃,邁入新的里程碑。未來,在資本市場的支持下,能否讓台灣電池產業在中日韓夾擊之下,成功佔有一席之地,值得關注。
張忠傑樂觀地說,中壢廠近40億元的投資只是一個開端,電池這個產業至少未來20年都不會消失,中壢廠產能若滿載的話,持續維持這樣的狀況,預計2、3年就可以回收所有的投資。未來格斯會依照客戶的需求,逐步放大產能,穩扎穩打,伴隨著提升鈦酸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在全球電池市場佔有一席之地。不過,產能倍數放大之後,格斯也不會只靠一款電池打天下,會朝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6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