昇陽電池資深專案經理湯承熹表示,以儲能系統來說,為了繼續提高容量與穩定性並降低成本,市面上除了磷酸鋰鐵,新興的電池材料確實非常多,然而,不管穩定性與能量密度,重點還是在成本,他認為,磷酸鋰鐵發展已經相當成熟,短期內要被取代並不容易。
事實上,除了鈉離子,湯承熹也表示儲能系統也有廠商正開發鈦酸鋰電池做為儲能應用,這種材料訴求高安全性與高穩定性,「但他(鈦酸鋰)的成本遠比現在的磷酸鋰鐵要來得高的,也是走比較特定的應用場合例如海上高階動力潛艇。」湯承熹分析,這種產品本身開發預算就比較高,當然就能導入更先進的材料鋰去使用。
DIGITIMES研究中心分析師余佩儒則指出,目前儲能電池技術以鋰離子電池為主流,技術發展相當成熟,由於鋰電池原材料價格今年初以來雖有下調但仍處高位,才會使得儲能業者也致力尋找其他替代材料。
余佩儒觀察,中國布局鈉離子電池事業的業者有兩大類,一類是既有動力電池業者,包括寧德時代、欣旺達,其中,喊出最快實現商化的是寧德時代,預計2023年第四季供應;另一類是技術型業者,如專注於鈉離子材料的新創公司中科海鈉、鈉創新能源等。
由於去年全球儲能電池銷量年增率高達177%,主要業者多來自中國,余佩儒認為,中國電池大廠對新興材料的投入確實會引起市場高度關注,而鈉離子電池具備低溫、安全性高、成本較低等特性,也適用在低速交通與儲能,只是這塊產品目前還處於初期階段,其實尚未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