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希望開發更大案場也希望在地化採購能更有彈性,這些都是為了克服供應鏈不斷上揚的成本與企業客戶端採購綠電價格等壓力。」訪談當天,汪欣潔以一身淺藍色套裝現身沃旭位於信義計畫區辦公室,才一就定位,就先從產業生態變化的角度,提及所有風場開發商所面臨的共同挑戰。
沃旭是全球離岸風電領頭羊,對產業生態變化感受向來比同業深且敏銳,汪欣潔有感而發地指出,這一年來,烏俄戰爭帶動許多原物料價格上漲,全球離岸風電市場都遭遇逆風;然而,中長期來看,各國能源轉型又勢在必行,包括風機系統商等供應商仍得不斷擴產投資才能滿足產業需求。「只是風機不斷加大下,短期不易回收,光折舊攤提就讓供應商面臨財務挑戰,另一方面,企業客戶又積極需要綠電。」她幽默的以「三明治困境」形容開發商現階段如同站在供應商與企業中間的兩端,若要避免風場進度出現瓶頸,唯有在這兩者達到專業的風險控管,才能創造有價值的商業利益。
好的方向是,「台灣離岸風電3-2期相較於3-1,更趨於自由的市場機制。」汪欣潔說明,光政府態度比以前更願意開誠佈公與溝通,也是最大差異之一,她分析,3-1期的風場規劃多由公部門主導,但3-2期看起來的方向將轉為如何滿足企業客戶需求為最大主軸,由於沃旭在第二階段就是首批競價形式得標的風場業者之一,將更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
3-1期首度導入企業簽署購售電合約(CPPA)模式,值得一提的是,沃旭位於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的920MW離岸風場於2018年通過競標,今年初宣布已做出最終投資決定(FID),預計2025年投產;但於2020年7月便與台積電簽訂企業購售電契約,整個風場的發電都讓台積電「全包」下來, 「企業需要的是可負擔得起的綠電,但我們從來不會因此只考量價格。」問及與台積電簽約的價格究竟有多優惠?汪欣潔表示不便透露但強調,如果不是客戶可負擔的綠電成本,某程度也是無法協助客戶在產業競爭力的維持,如此一來,就算綠電量再大、時機多剛好,客戶也會猶豫要不要採購,倘若企業不採購,對供應商來說,商機都是紙上談兵、曇花一現。
最後,她認為,以上環環相扣的問題都是接下來參與選商的風場業者需要深思的面向,加上一座風場要經營20-30年,因此請大家務必體認,風場營收的穩定性,也是推動再生能源發展至要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