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鄰台北101的君悅飯店,經常是科技業舉辦記者會的熱門場地,這一天,遠從台中北上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簡稱:中國附醫)發表全球首款中文AI生成病歷系統,為了讓媒體一睹風采,現場找來醫院同仁扮演頭暈病患與神經部主治醫師許凱程模擬問診。
只見許凱程全程對著小麥克風口述患者病徵,約10秒,一旁電腦螢幕就顯示一份AI生成的病歷紀錄,對比一下,正確率高達9成,除了省下親手登打的時間,沒想到還有診斷建議可參考,據了解,這套與微軟合作的「智海系統」正以App形式在院內廣泛運用,使用過的同仁都驚呼「太方便」!
這套系統為何讓人嘖嘖稱奇?支持導入新技術不遺餘力的中國附醫院長周德陽向本刊說明,這是將醫院過去龐大的病歷彙整到大語言模型(LLM)訓練,如同一顆「腦」,透過摘要分析與關鍵字提取等訓練,就能逐一建構出對病歷的理解,與時下最夯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一樣,都屬生成式AI。
「以前與AI互動,指令要夠精準,機器才有辦法執行;現在不用,當我描述我心情不好可否給我一個影片讓我心情變美麗?它可能聽得懂,接著就去找一些影片讓你開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朱師右生動又深入入淺出地點出這波生成式AI對人類生活帶來的質變。
朱師右表示,ChatGPT背後的GPT(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就是一種可導入大量參數訓練機器人回應各種複雜任務的模型,也是為何生成AI能從過去只是聽令行事話到「理解人」的關鍵。
工研院AI策略辦公室主任蘇孟宗也曾公開指出,除了ChatGPT,像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這種文字提問產生圖片或動畫的應用,也是生成式AI範疇。
看好這股需求動能正爆發,研調機構 Omdia 最新指出,生成式AI應用市場規模將從2023年的62億美元成長至2028年的585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56%,如此高的產值,也吸引全球科技大咖追捧潛力新創,希望再挖掘第二個「ChatGPT」。
市調CB Insights更發現,2023年上半,全球已新增五家生成式AI獨角獸(市值達10億美元以上的新創),不但比去年增加一倍,這13家公司成為獨角獸的平均時間僅3.6年,與以往的孵育時間也幾乎縮短了一半。
本刊進一步調查,除了OpenAI有微軟長期支持,Anthropic、Cohere、Inflection與runaway等打著生成式AI服務的軟體開發業者,都相繼得微軟、輝達、谷歌、亞馬遜、甲骨文等科技大咖青睞(見表),是造就這一波波獨角獸的重要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