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姿麟,擁有超過20年新聞從業資歷,並曾受台開董事長邱復生欽點,擔任台開企業發言人,進入企業界第一線實戰,後又接連跳槽至另一間土地開發公司,以及台灣的鞋業大廠,期間近身觀察上市公司的生態,培養了解讀企業獲利模式與財報的能力,現則擔任華視新聞資訊台《國際線,出發!》主持人。
本是翻譯學碩士畢業的劉姿麟,學生時期就開始從事英文補教或翻譯工作,原可以一畢業就穩定7萬元月收入,然而她卻毅然決然投入月入2萬8的記者工作,以非本科系畢業之姿,在東森電視千人記者招考中脫穎而出。
而回首踏入理財的世界,劉姿麟說自己也是從剛出社會時開始,當時身為文組生的她,被丟進了財經組,一來自己在跑線,想累積對產業的觀察,二來也為自己有限的收入開源,於是她開始嘗試股票投資。然而,她卻鎩羽而歸,「分析師說好,我就跟著投,一開始貪心想趕快讓小錢變大,卻沒有觀察後續效益⋯⋯基本上就是慘賠,當時相當3個月薪水的10萬塊,全數血本無歸。」
頭幾次的股票投資失利,讓她轉戰較為保守的基金與儲蓄險等,雖有獲利,但她也發現從小家長教導的「安全投資」也未必真的那麼低風險,「以儲蓄險為例,其實六年期是很常見的,但綁六年這件事很多人沒有考慮到,如果你單純地all in或將大部分資金往裡面放,那一時有什麼突發狀況,你手邊可能就沒有足夠的現金。」
劉姿麟援引親身經歷,強調投資理財,除了掌握各產品特性之外,了解自身財務狀況更是首要,「現在我手邊都會留下30%的現金,以備不時之需。」
在財經組擔任記者的時期,劉姿麟除了每天用力啃《經濟日報》、《工商時報》外,也花了很多時間了解上市公司財報、房地產等,持續接觸、訪談業界,在主跑上市公司的七、八年間,逐漸累積對數字的概念,加深對企業運作的認識,「最重要的是當時可以近身採訪這些管理階層,學習從他們的眼光看趨勢、看市場。」
近年,除了持續主持財經節目外,劉姿麟也在大專院校擔任講師,她發現投資年齡層越來越低,許多學生在大學時期甚至更早就開始理財,樂見其成之餘,卻也發現有不少人像是無頭蒼蠅,跟風、對賭,「其實這跟我當初還不了解就開始投資有點像,現在網路上免費資源很多,但談理財不是談得太淺就是做得太深,對於要入門的人來說,一個全面的認識,同時也了解自己的狀況,應該才是比較穩健的切入角度。」
今(15)日,劉姿麟與鏡好聽共同企劃的聲音課程《財經主播的13個理財關鍵字》正式上線,融合自身投資失敗、成功的經驗,並以新聞常見的重點關鍵字作為切入,帶領聽眾一點一滴補足過去未能全面理解的領域,期待陪伴聽眾建立專屬自己的最佳理財策略。現在成為鏡好聽訂閱會員,5月30日前享「好聽閱讀節」專屬優惠,3個月只要499元(原價690元),即可收聽《財經主播的13個理財關鍵字》,以及鏡好聽站上豐富的課程與有聲書。
立即收聽《財經主播的13個理財關鍵字》:https://bit.ly/3Uc2oW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