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任過第一任經濟部能源局局長的葉惠青告訴本刊,氣候變遷造成的淨零碳排壓力,可從近幾年全球各國加速訂定碳稅、碳費甚至熱鬧的碳權交易市場可以看出。
「美國清潔競爭法案(Clean Competition Act, CCA)雖因總統大選還未明朗,但歐盟碳關稅(CBAM)已試行,而日本也積極規劃中。」葉惠青說,根據資料,包括日本、澳洲、中國等國也計畫在2030年前推碳關稅,他認為這些經濟大國紛紛推動碳稅,都是因為怕「碳洩漏」。
在這樣的前提下,葉惠青指出,加上國際品牌供應鏈要求,還有國際倡議如RE100、SBTi的帶動,三種力量都將讓出口為導向的台灣不得不面對碳費。
葉惠青樂見國內碳費的上路,事實上,針對碳排,國內早就有所謂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簡稱:溫減法),近期慢慢演變成氣候變遷因應法,他認為政策及法令內容已經相當具體。
「CBAM短期燒不到我們(永豐餘),但不代表我們沒有準備。」葉惠青表示,永豐餘生產的紙類,雖然沒有直接出口海外,但凡出口品運送一定會用到紙,這也是另外一種型態的出口,這也是為何集團早就啟動轉型,不想事到臨頭才來面對。
面對國內即將開徵的碳費,葉惠青則建議企業不要太負面看待,「碳費這種事情,大部分公司都會想,但想到之外,怎麼做才是重點。」
而他認為,有些企業面對碳費實施,就立刻想到轉嫁,「這是最容易,但轉嫁等同沒有減碳,是最沒效果的。」他強調。
他進一步呼籲國內企業,面對碳費,一定不能只是轉嫁,台灣若要跟上碳有價趨勢,企業一定要有碳經濟、碳產業與碳企業三大新體認,也是可以切入的三大路徑。
所謂得碳經濟,葉惠青表示,碳在未來是有價值的東西,會改變整個市場供需,以永豐餘來說,處理自然碳匯,就是參與碳經濟的做法之一,包括華紙林木的綠碳、華紙花蓮廠有機土壤的黃碳孵育,還有贊助高屏溪河畔的舊鐵橋濕地,是瞄準固碳力最高的藍碳。
第二是碳產業,葉惠青說明,未來的碳,將成為各產業很重要的交易元素,也會帶出新的供應鏈,去年經濟部就推出「以大帶小製造業低碳及智慧化升級轉型計畫」希望協助國內高達9成的中小企在碳產業升級,事實上,永豐餘內部也同步在做,積極輔導旗下供應鏈走向低碳轉型。
最後是碳企業,葉惠青強調,未來的企業,都不可能忽視碳的影響力,因此,能把碳當成重要經營管理模式的企業才有競爭力,「過去,你的營運活動在成長,碳排一定會增加,但現在這種想法已經落伍。」他表示,未來的企業,營運活動成長,碳一定要減下來,也就是說,想辦法在獲利過程與碳脫鉤,這將是所有企業的使命。
與碳脫鉤後,誰會是贏家?葉惠青表示有兩種企業會勝出,第一是減碳效率高的企業,第二是轉型成功的企業,如今的永豐餘,正從一量體龐大的百年集團,透過高效率與轉型迎接氣候科技新市場,藉此因應碳權碳費等新環境與新變數活化新路。